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居住新加坡的中国国民
在新加坡居住的中國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新加坡的中国籍居民是指所有持有中国公民权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的统计数据,居住新加坡的中国国民人口为451,481位,其中52,516位来自香港,18,820位来自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1][a] 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人口是新加坡第二大外国公民人口,占该国外国出生人口的 18%。[2]
在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将新加坡建立为自由港之后,中国人从19世纪开始向新加坡移民。新加坡对熟练劳动力和劳动力的需求是当时吸引中国移民到新加坡的动力。[3]至今,新的中国移民包括在新加坡经济各个行业工作的移民工人,其中包括蓝领和白领的职位,以及学生。[4][5][6]
Remove ads
历史
在19世纪,中国人迁移到东南亚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该地区的殖民时期,许多没技术的中国人并从中国迁移到东南亚寻找工作。1821年,第一艘中国戎克船抵达新加坡。当时新加坡是英国在东南亚新成立的港口。在此期间,新加坡港口成为亚洲最大的枢纽之一,击败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成为国际贸易港口。[3] 由1871年,由于来自马来亚、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移民涌入,新加坡的人口已达到近 10 万,其中一半以上是华人。[7] 1930年代时,有 400 万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在该地区的不同领土上形成了重大的少数民族人口。[6] 至今,早期中国移民的后代占新加坡华人人口的大部分。
新的华人移民始于1980年代,其中许多人在新加坡于 1970 年代开始的快速工业化期间从事蓝领工作。[8]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新加坡政府给予25000香港居民永久居留权。当时新加坡政府让他们在新加坡定居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维持新加坡三大族群的种族比例,新加坡人移居国外并抵消出生率下降的影响。[9] 在新加坡接受教育也是移民的另一个原因,新加坡政府提供奖学金以吸引东盟国家以外的国际学生。 其中包括大专和本科院校,虽然奖学金是免押金的,但获得者必须在新加坡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才能离开该国。[5]
Remove ads
![]() |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1990年至2019年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人口。[1]
1990年,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数据,在新加坡居住的177245名中国公民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有大约150447人,来自香港的有大约15043人,来自澳门的有大约11755人。[1] 2000年,居住新加坡的中国公民增加到311501人。 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个人人数分别增长了 66.3% 和 70.7%,而来自澳门的公民人数则下降了 16.1%。 此后,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人数稳步增加,2015 年总人口达到 532,734 人,但在2019 年下降至 451,481 人。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新加坡政府在同一年收紧了雇用外国人的移民规定。[10] 而在2020年,人力部又进一步修订了雇用外国人的政策,以鼓励公司实行公平的雇佣做法。[11]
Remove ads
融入新加坡社会
由于新加坡人之间不同的文化行为和规范,新的中国移民的融入进新加坡社会变得更加困难。随着中国公民在新加坡的增加,他们被刻板地认为是粗鲁的,有的乱扔垃圾、或是在公共交通上吃东西、打电话时大声说话等令人反感的行为。[12] 移民的普遍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对新加坡其他外国人群的仇外行为增加。[13][14] 另一个原因是,新加坡人认为与新加坡人相比,新加坡政府给予外国人或永久居民特殊待遇,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宣誓效忠新加坡。[5] 一些新的中国移民倾向于将新加坡视为一个华人社会,因为新加坡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华人,具有“亲切感”。 这导致一些新移民选择不使用英语,新加坡的通用语言进行交流或学习这个语言,而导致误解,从而无法很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15]
2016年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对新加坡本地人和(主要是来自大陆)中国学生的一项研究显示,近 69% 的前者表示他们有与国际中国学生合作项目的经验。大多数新加坡人受访者表示他们与中国学生的互动很愉快,而 4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很多中国国际学生作为他们的朋友。 大多数中国学生还表示他们与新加坡人有积极的互动,但只有 31% 的中国学生表示他们有很多当地朋友。[16]
新加坡国立大学 2016 年对新加坡 10 名中国妻子和 20 名中国学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80% 的前者和 100% 的后者表示提高英语水平很重要。 对于大陆妻子,80%的人认为应该多说英语,因为英语是官方语言,100%的人认为对陌生人有礼貌很重要,90%的人认为对认识的人有礼貌很重要。 对于大陆学生,这一数字分别为 85%、90% 和 65%。[17] 南洋理工大学 2018 年的一篇论文表明,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受访者已经接受了英语作为使他们获得更高地位的语言的想法。[18]
- 王鹏飞诋毁视频事件
2011年7月,时任东亚管理学院学生的王鹏飞上传了一段戏仿视频,对新加坡人和新加坡文化进行贬损评论。视频中提到的其他话题包括对新加坡低生育率的评论和针对新加坡印度人的种族主义评论,而在网上有了强烈反对后他才道歉。[19] 王鹏飞随后被学校开除,新加坡公众也针对他的言论向他报案,如果被判有罪,根据新加坡法律(煽动法令),这是一项可起诉的罪行。[20]
- 咖喱事件
2011年8月,据报导,一个新移民的中国家庭抱怨他们的新加坡印度邻居烹饪咖喱的气味。 尽管他们的邻居在做这道菜时关闭了他们家的门窗,那新移民的中国家庭希望他们的邻居完全不要做这道菜。因为咖喱是新加坡美食的一部分,争议在报纸上报导后,受到新加坡人的公开强烈反对和负面评论,主要针对中国移民家庭。[21] 这起事件还发起了一项针对中国家庭评论的 Facebook 运动。 最后争议由法律部下属的社区调解中心调解,两个家庭达成妥协。[22]
- 孙旭“狗”口祸
2012年2月,获得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孙旭在其微博上发表了对新加坡人的贬损言论。[23] 在受到网上的强烈反对后,孙旭发出了两次单独的道歉,并被新加坡国立大学罚款 3,000 新元,并取消了他的奖学金。 他还必须偿还他获得的奖学金福利,并在大学为社区服务三个月。[24]
Remove ads
著名人物
参考
笔记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