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崎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崎之战,又称天王山之战,是日本天正十年六月十三日(1582年7月2日)本能寺之变后发生的一场战役,是明智光秀与羽柴秀吉在山城国及摄津国边缘-山崎(现今的京都府大山崎町)爆发的一场战役。
背景
天正十年(1582年),京都本能寺之变后的明智光秀志得意满,除了派遗女婿明智秀满攻陷安土城外,又修信联络公卿,大肆赞扬自己的功劳。然而,其行径并不为其他武将认同,甚至连亲家细川藤孝都剃光头为织田信长戴孝;另一盟友筒井顺庆表面上发兵支援光秀,其实早已与羽柴秀吉接触。表态站在光秀一方的人只有少数的亲信,如岳父妻木广忠、女婿明智秀满、旧臣斋藤利三等人。
本能寺之变发生时,织田信长的数名将领和从属同盟的德川家康的行动如下:
战斗经过
在秀吉与毛利氏讲和后,率领其军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畿内(即中国大返还),于摄津国与山城国边境之山崎与明智光秀决战。12日,双方在圆明寺川(现・小泉川)对峙。
双方战况形成拉锯状态,最后由于属于织田军的池田恒兴偷袭明智军的津田信春,使得织田军成功包围明智军,光秀败走,光秀从胜龙寺城逃往坂本城。十四日早上,明智光秀在逃往近江途中于小栗栖(京都市伏见区)被农民杀死(另说是自尽身亡,又一说其剃度出家),俗称三日天下。其女婿明智秀满在光秀失败后,于坂本城自尽。明智家的势力至此完全败亡,此役为秀吉开启了其日后统一日本的契机。
两军规模
- 秀吉军:根据《续本朝通鉴》,所控兵力达46,700人左右,实际参战兵力约26,000人。
- 高山右近、木村重兹:2,200人。
- 中川清秀:2,500人。
- 池田恒兴、池田元助、加藤光泰:5,000人。
- 丹羽长秀:3,000人(有资料指出在秀吉本队)。
- 织田信孝:4,000人(有资料指出在秀吉本队)。
- 秀吉本队(堀秀政、羽柴秀长、蜂须贺正胜、中村一氏、堀尾吉晴、蜂屋赖隆、黑田官兵卫、神子田正治等):30,000人。
- 织田信孝与丹羽长秀正准备攻击四国,信孝为总指挥,7,000人的兵力估计看似保守,但理应要有兵力留驻防地,故7,000人高估甚多。且该数字是否有被包括在秀吉本队亦属未知。秀吉本队原本有30,000人,扣除留守部队及沿途必要守备,外加七日强行军的减员,理应维持15,000人的规模。高山、木村、中川、池田等部亦属强行军性质,兵力势必会打折扣,全部加总兵力26,000人会是比较合理的数字。大多史料都认为强行军士气高昂,但当时本能寺事变才发生不久,士兵间普遍弥漫不安未知并畏惧不前的气息,这对于士气有一定的影响。
Remove ads
名称对流行文化的影响
“天王山之战”一语,后在日本围棋界中常被用作比喻多局制赛事中的关键一局,此一用法后传至日本棒球界,在华语地区亦有出现,用于比喻棒球、篮球、足球等赛事,可能是先从日本棒球界传至台湾棒球界,再流传至其他地区及界别。[1][2][3]
注脚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