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田显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田顯義
Remove ads

山田显义,生于(1844年11月18日—1892年11月11日,日语:山田 顕義山田 顯義やまだ あきよし Yamada Akiyoshi */?)享年49岁。原名显孝,后改显义,通称市之允,号养浩斋、狂痴、韩峰山人、空斋等,因此也被称为山田空斋。位阶勋等为正二位勲一等伯爵,军衔为陆军中将,是明治维新元勋之一,因维新之功被赏赐永世禄600石。

事实速览 正二位勲一等伯爵、司法大臣、陆军中将 山田 显义, 日本第1任 皇典讲究所所长 ...

年轻时为日本幕末的武士(长州藩士),明治维新后,成为一名明治政府的军事副参谋(副参谋长),先后参与戊辰战争中的一系列战争,屡立战功,随后官任陆军少将兼兵部大丞,接着以兵部省理事官的身份加入岩仓使节团。随后以别动第二旅团司令长官参与西南战争,此战后隔年升任陆军中将兼司法大辅。此后便离开军界进入政治界中,在明治12年(1879年)转任参议工部卿,而后还兼任内务卿。并在后来长达8年时间分别担任司法卿法务大臣和法律取调委员长等一系列司法有关的最高职务和设立日本法律学校皇典讲究所等大学,对于日本现代司法制度有巨大贡献。

Remove ads

生平

年少时期

Thumb
松下村塾

天保15年(1844年)10月9日出生于长门国阿武郡椿郷东分(现山口县萩市),其父亲为长州藩士山田七兵卫显行(村田光贤的次子且为山田家养子的山田龚之的儿子、大组士、禄高102石、藩海军头),山田显孝作为家中长子诞生于这个家庭。其伯父为甲子殉难十一烈士之一的山田亦介,伯公为长州藩家老村田清风,表哥是长州藩奇兵队第二任总监河上弥市。

虽说山田显孝是著名军事学者山田亦介的外甥,但是他自小就被说是“性质愚钝、垂鼻顽兽,就像白痴一样。”[1]

安政3年(1856年),13岁的显孝进入松本村的新山直卫塾学习。同年2月,开始和叔父山田亦介、中村九郎、竹内竹丛学习兵学(军事知识)。同年3月进入长州藩的藩校明伦馆,向剑术师范马来胜平学习柳生新阴流剑术。[2]。并且在6年后的文久2年(1862年),在显孝19岁时取得了柳生新阴流的许可状。[2]

安政4年(1857年)6月,显孝进入长州藩知名的松下村塾学习,师从吉田松阴,和一众未来明治维新重臣、元老,如木户孝允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久坂玄瑞吉田稔磨井上馨等为同门师兄弟。[2]

安政5年(1858年),吉田松阴作《与山田生》(诗):

  • “立志尚特异,俗流与议难,不思身后业,且偸目前安,百年一瞬耳,君子勿素餐。”

吉田松阴将这首诗当作立志的目标书写在纸扇的扇面上送给15岁的学生山田显孝,以此作为老师对优秀学生的勉励和期许。[3]

Remove ads

幕末时期

文久2年(1862年)秋天,19岁的山田显孝前往京都,去担任当时待在京都的长州藩世子毛利定广的护卫。同年12月,与同门师兄弟高杉晋作久坂玄瑞、志道闻多(即井上馨)、伊藤俊辅(即伊藤博文)、品川弥二郎等12人联名写下了攘夷的血判书(御楯组血判书)。[4]

文久3年(1863年)3月31日,孝明天皇为了攘夷祈愿而行幸至贺茂神社之际,山田显孝伴随担任天皇御前侍卫的毛利定广同行,随后在4月11日的石清水八幡宫行幸,显孝依旧伴随定广随行天皇的队伍。[4]

文久3年8月18日(公元1863年9月30日),京都发生了八月十八日政变时,长州藩兵负责担任堺町御门的警备和防卫,显孝负责担任大炮挂。随后在公武合体派的排挤之下,三条实美(从三位权中纳言)、三条西季知(正二位行权中纳言)、四条隆歌(从四位上行侍从)、东久世通禧(正四位下行左近卫权少将)、壬生基修(从四位上行修理权大夫)、锦小路赖德(从四位上行右马头)、泽宣嘉(正五位下行主水正)这7位尊王攘夷派公卿被迫逃出京都,逃往长州藩,史称“七卿落难”,显孝便随长州藩兵一同护送这七位公卿。[4]途中显孝从兵库大阪回到京都,潜伏了一阵时间。随后便回归长州藩,在他回到长州后便被任命为长州藩游撃队御用挂。[4]

元治元年(1864年)1月28日,与高杉晋作脱离长州藩,随后一同前往大坂。2月,前往江户。随后在7月19日时上洛,接着参加了禁门之变,在禁门之变中显义与久坂玄瑞真木保臣等人在一同在山崎布阵对抗幕府军,而后因长州派在此战中败北,显孝逃回了长州藩。同年8月,显孝和太田市之进品川弥二郎一同在长州建立了御楯队,由太田出任总督,队士有230名。显孝则是担任军监一职,御楯队随后也做为长州藩兵参与了下关战争,长州藩在此战再次败北。同年12月,显孝参与了高杉晋作发动的为了推翻因前两次败北而开始主导长州藩政的党派,即持有幕府恭顺论的“俗论党”的军事政变,史称“功山寺举兵”,并在此次政变之中成功一举肃清了俗论党,但其叔父山田亦介也是因此在此次政变中被俗论党斩首,而被称为甲子殉难十一烈士。[4]

庆应元年(1865年)22岁的显孝在普门寺塾向“维新十杰”之一的大村益次郎学习西方军事。[5]而后显孝便继承了大村的意志和知识,为日本现代陆军的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6]

庆应2年(1866年)的第二次长州征讨,显孝被长州藩的海军总督高杉晋作任命担任“丙寅丸”军舰的炮队长。同年6月随军在周防大岛冲奇袭幕府的舰队。这一年的7月显孝担任御楯队的司令,领军转战芸州口,并数次取得战斗胜利。到了7月20日,江户幕府第14代幕府将军德川家茂病逝,第二次长州征讨也因此宣告结束。[4]

庆应3年(1867年)5月27日,山田显孝担任由御楯队和鸿城队合并后整编而成的整武队总管。[4]该年11月,第13代长州藩藩主毛利敬亲在收到萨摩藩提出武力倒幕的出兵请求后,命令显孝担任长州藩先锋队的总队长从山田尻(现山口县防府市),作为全军总督毛利内匠的东征军先锋部队,率领700余藩兵经由海路进入京都。[7]

Thumb
戊辰战争经过图

鸟羽伏见之战

庆应4年(1868年)1月4日,山田显孝被任命为维新政府征讨总督(小松宫彰仁亲王)的征讨总督副参谋,随后作为在京长州藩兵的指挥官,率领1000余名长州藩兵参加了戊辰战争的开端-鸟羽伏见之战。长州藩兵的任务是在伏见口保卫京都,约1万的幕府军(游撃队)被驱赶走。随后,山田和其麾下的部队就负责大阪和京都的守备工作。[7]

会津战争

到了4月,显孝率军凯旋归回三田尻。在那段时间里,江户开城,江户被成功移交到新政府军手中。而后在上野战争中大破彰义队的新政府军,与以会津藩为中心的奥羽越列藩同盟诸藩展开了戊辰战争的第二阶段-会津战争。随后在东北方向的新潟也爆发了北越战争。而刚刚成为北陆道镇抚总督参谋的黑田清隆山县有朋率领奇兵队,在5月成功攻占了长冈城。但在之后的战争里,在装备了阿姆斯壮大炮格林机枪、1853年式恩菲尔德线膛步枪、史奈德步枪夏普斯步枪的长冈军为主力的长冈藩精锐部队的攻势下,加上使用阿姆斯壮大炮发射榴散弹,让炮弹在奇兵队在内的新政府军的头上爆炸的战术,这对于占领长冈城的新政府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新政府军在这种强大攻势下被迫采取防御性的守势。而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山田显孝奉命搭上长州藩在前一年在英国订购完工的军舰“第一丁卯”号,在5月和萨摩军舰“乾行丸”、筑前军舰“大鹏丸”一同从马关(今下关市)出发,向越后的海域前进。(显义支援山县有朋,提供海上支援)[7]

明治元年(1868年)5月,新政府军占据了柏崎,并以此为舰队的据点,完全切断了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海上补给。随后新政府军将目标转向新潟港,并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战略目标,山田显孝设计并实施了“冲背作战”计划。到了7月21日,当为这次作战行动运输部队的运输船抵达柏崎时,显义被任命为越后口海军参谋。随后到了7月25日,长冈军成功夺回了之前被新政府军攻占的长冈城。同一天,新政府军在阿贺野川口以东的松崎、大夫滨这两个地方登陆。这段时间里,同盟军的后路被新政府军切断,而后新政府军成功占领了新潟,接着新政府军在7月29日又再次成功占领了长冈城。当战事进行到8月末,显义向京都要求派军支援,但此时长州藩在京势力减弱,因此无法派兵支援。但随后仍让米泽藩在9月4日、仙台藩在9月10日、会津藩在9月22日这几个番相继向新政府军投降(降伏)。并且在之后东北诸藩也效仿都向明治政府投降,会津战争宣告结束后,新政府军的战略计划也随之改变。[8]

Remove ads

箱馆战争

Thumb
箱馆大战争之图

这之后进入了戊辰战争的第三阶段-箱馆战争。因为庆应四年(1868年)四月,在幕府海军奉行胜海舟的游说下,江户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同意投降,交出江户城。在江户无血开城后,戊辰战争的主舞台便转移到了日本的北陆、东北,而德川宗家也被减封至骏府藩70万石,德川庆喜也将家督让与他的养子德川家达接任,虽说如此保下江户城150万人和德川家和平,但是却也无法养得起人数多达8万的江户幕府旧臣,而此时担任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扬担心幕府会因此人心涣散,于是率旧幕府军决定前往虾夷地,以北部虾夷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去进行开发和防御。[9]

这支榎本部队在吸收了会津战争的残兵后,在10月21日时,旧幕府军在箱馆北部的鹫之木地区(茅部郡森町)登陆,随后一路击败箱馆地区的守军和当地的松前藩,在12月15日以虾夷地五棱郭为据点建立了箱馆政权,但虾夷共和国一词乃是英国公使的秘书在5年后所写的书中提及的,其一直以来皆自称自己这个政权为“旧德川将军家的虾夷地开拓团”(旧徳川将军家遗臣による虾夷地开拓団)。[10][11]

同年的10月30日,旧幕府军已经攻占箱馆,并且在和松前藩激烈交战中的情况通报至东京后,明治新政府立刻反应过来,调动津藩冈山藩久留米藩这三个藩的合计约1000名士兵经由海路前往青森。11月6日,奥羽军征讨军参谋山田显孝率领长州藩德山藩的士兵经由秋田抵达青森。11月9日,山田显义被任命担任青森口总督府下辖会议所的青森口陆军参谋。11月19日,新政府军颁布了对旧幕府军的征讨令。到了11月27日,来到青森避难的原箱馆府知事清水谷公考被新政府任命为青森口首任总督。然而,由于新政府军对于冬季行军的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因此征讨箱馆的行动决定延后到第二年春季,等天气转暖后再开始行动,故集结而来的各藩士兵便在青森附近驻扎以度过这个冬季。[12]

明治2年(1869年)3月14日,显孝被授予位阶从五位。随后4月4日兼任海军参谋,山田显义此时成为青森口海陆军参谋,实际指挥箱馆战争的一系列事务。随后显孝率领1500名新政府陆军于4月6日从青森港出发,正式打响与箱馆政权的作战,经过一系列作战后,在5月18日成功使箱馆政权投降,戊辰战争至此宣告结束。[13]

Remove ads
Thumb
明治初期的山田显义

明治2年(1869年)6月,因戊辰战争的巨大功劳,26岁的显孝和陆军参谋黑田清隆等人在宫中谒见明治天皇,并且接受嘉赏。接着在6月12日山田显孝卸下原海陆军参谋的职位,并在7月14日被改任命为刚实施的新官制(复古的太政官制)中的兵部大丞并且兼任长州藩少参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防卫大臣政务官兼山口县副知事)。到了8月山田凯旋到了长州,并且改名为显义。再接下来的9月,因为维新的军功,显义被赏赐了“永世禄600石”(相当于上级旗本武士的年俸禄)的奖励。没过几天的9月4日,显义之前在普门寺塾的老师-兵部大辅(相当于现在的防卫副大臣)大村益次郎(此时兵部卿为仁和寺宫嘉彰亲王,只是名义上的主官)遭遇暗杀未遂,山田奉命紧急上京。在病床前,大村将建设日本新式军制的任务托付给他的弟子显义,随后在11月5日,大村因败血症去世。再过约两周的11月18日,身为兵部大辅的显义便和兵部少辅久我通久一起连署将大村的遗策‘兵部省军务大纲’提交太政官,随后显义等人便以大阪为中心建立兵部省的各项事务。并且与长州藩的前原一诚一起推动日本新式陆军的组建。[14]

明治3年(1870年)开始按照军务大纲的计划实施近代军事改革,每日往复来回于在大阪城的旧址所在设置的大阪兵部省出张所与东京本省之间。同年5月开始大力推行在畿内限定的征兵制(辛未征兵)的施行,这也是基于大村的计划(大村主张“国民皆兵”的征兵制度)。同年9月普法战争爆发,山田显义前往欧洲观战的愿望十分强烈,川村纯义等其他兵部省官员也希望能够前去观看当前时代最先进的军队之间的新式战争,但由于担心兵部省的业务受到影响而导致进度停滞,参议大久保利通等政府首脑最终没有批准山田等人的行动。[15]而这一年,显义和鹿岛屋喜右卫门的长女,同时也是时任大藏少辅井上馨的养女龙子结婚。

明治4年(1871年)1月,大阪的辛末征兵开始正式实行,但其实一直到这年5月才成功开始实施,并且征兵到8月才宣告结束。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征兵的品质和数量、以及相关的指导士官和训练设施的不足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所造成的(1873年1月10日成功地推行了征兵制,确立了日本建立近代军队的基础,1927年改为兵役法)。

明治4年(1871年)7月28日,28岁的显义被正式任命为新任陆军制度的陆军少将兼兵部大丞、军务局分课。[16]

对于新的明治政府而言,如何去取消幕末时期与欧美各国所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为了能够与西方各国进行对等的国与国谈判,日本必须尽快制定岀不同于过去的现代法律体系。[17]

Thumb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

到了这年的11月,明治政府组建了岩仓使节团前往欧美国家考察西方的各项制度体系,而显义也以兵部省理事官的身份前往考察西方的军事制度。他们一行人途经旧金山盐湖城芝加哥等城市后,抵达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18]

明治5年2月(1872年3月),山田显义、原田一道等兵部省代表在参观了费城的海军设施后,横渡大西洋访问法国。以巴黎为中心,先后在柏林荷兰比利时洛桑保加利亚俄罗斯等地考察欧洲各国军事制度,并参观了维也纳万国博览会(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18]

明治6年(1873年)5月在马赛港登船归国,在明治6年(1873年)6月24日回到日本。[18]

Remove ads

欧美考察后

明治6年(1873年)6月24日,山田显义随着岩仓使节团一行人一起回到日本,归来隔天的6月25日,显义位阶升为正五位。到了7月7日,显义被任命为东京镇台司令长官(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也就是未来日军第1师团的前身)。接着在9月时,显义向提交“兵者凶器也”的书面报告(理事官功程),在报告里显义根据考察的经历,向朝廷延期施行征兵令。[19]

Thumb
山田显义军装

明治6年(1873年)11月24日,显义被解除原有职位改任命为清国特命全权公使。显义本人本来没有意愿前往,是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的劝说下显义才同意前往北京就任大使。但因为隔年(明治7年,1874年)2月9日,在佐贺地区的士族们发动了佐贺之乱,因此显义原先的任命便暂时停止,改由柳原前光代任。陆军少将山田显义,被派往九州出征。3月时叛乱旋即平定。在7月时因此战功被“嘉赏”[18]。而后在伊藤博文等人的劝说下,显义以现役陆军少将的军人身份兼任了“司法大辅”(大致相当于法务副大臣)的政府职位。而后,显义就开始参与日本近代法的整备。然而自从海外考察以来,显义便与时任陆军卿(大致相当于陆上幕僚长)的陆军中将山县有朋,在征兵令施行的各项问题上,彼此意见有所分歧而导致对立,显义并不同意山县的加快推进征兵计划,而是主张政府先以培养基础士官为中心的渐进征兵。但因显义仅是一个并无实权的陆军少将,因此在兵部之中无话语权,显义只好转换跑道,选择暂时淡出军界。而在这年11月5日,显义的位阶升为从四位[20]

Thumb
西南战争浮世绘

明治8年(1875年)9月8日,32岁的显义兼任“司法编纂委员长”。又过了1年多的时间,在明治10年(1877年)2月的时候在九州爆发了西南战争,以原参议、近卫都督、陆军大将西乡隆盛为首的旧士族举兵三万余人公开反叛明治政府。见此情形,山田显义决定辞去司法大辅的职务,随军队一起出征,而后在木户孝允等人的游说下,在3月28日,显义被任命为别动第二旅团司令长官(兵力约4000人,旅级单位),随着政府大军一起征讨西南。但不久后的4月18日很快被升职为别动旅团总辖,负责协调4个别动旅团。在明治军的装备兵力的巨大优势下,在同年9月,西南战争便宣告结束。战后的11月9日,因显义在西南战争中立下战功,因此被政府授予了勲二等旭日重光章。[18][21]

出将入相

明治11年(1878年)2月27日,35岁的显义被任命兼任刑法草案审查委员,参与新的刑法法典的编纂任务。3月5日时再兼任议定官。而后在这年11月20日晋升陆军中将。[18]

明治12年(1879年)7月,已经36岁的显义迎来他的长子山田金吉的出生。随后在同年的9月10日,被改任命为参议并兼任工部卿(成为明治政府的大臣之一,且还身兼能参与决策国家事务的参议,日本历史上只要担任参议一职即为公卿),而后在11月1日被授予了勲一等旭日大绶章,他还在这个月为工部大学校的第一期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12月15日时,显义的位阶升为正四位,并且在19日起继续兼任议定官的职务。[18]

明治13年(1880年)2月28日以后,山田显义卸下工部卿的职务,专职于参议的工作。3月,长男山田金吉,年仅8个月就早夭。明治14年(1881年)8月23日,山田显义参与隔年成立的皇典讲究所(今国学院大学的前身)的准备工作。9月,被推举赞襄皇典讲究所。同年10月21日,被任命以参议身份兼任内务卿(内务卿相当于今之总务大臣)。[18]

明治16年(1883年)4月,为了应对东京府频发的霍乱疫情,身为内务卿的显义对当时的东京府知事芳川显正提出,出于卫生原因,应当改良并整修东京的下水道设施,这也是“神田下水”工程的开端。[22]

同年12月22日,显义卸下内务卿一职的兼任,改为参议兼任司法卿(相当于今之法务大臣)一职,随后便开始主导一系列日本近代司法的工作,如主导编纂法典、法官资格制度的整理、法官的录取规则、新式法学教育等工作。[23]

明治17年(1884年)7月7日,41岁的山田显义因为维新功勋而被授予华族伯爵爵位。12月27日,显义的位阶升为从三位[23]

Remove ads

宪法私案“私拟宪法”的提出

明治14年(1881年)8、9月之间,显义独自草拟宪法草案《宪法私案》提交给左大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接着在修改过后提交给右大臣岩仓具视[24][25]而就在同时的日本司法界里,有菊池虎太郎黑崎大四郎伊藤东太郎三人合拟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草案》、山县有朋委托西周起草的《宪法草案》、大隈重信的《大隈重信意见书》、岩仓具视委托井上毅起草的《宪法纲领》等等,都是对于日本宪法所拟出来的草稿。

从明治3年(1870年)开始,对于其宪法的建立,日本出现了很多的草案,如明治3年,大木乔任之《建国法意见书》和江藤新平之《国法会议案》。明治5年,木户孝允委托青木周藏起草的《帝号大日本政典》和民撰议院的《仮规则及议事上院略规》。明治6年,宇加地新八的《建言议院创立之议》。明治10年,元老院所提出的《日本国国宪案》和明治13年,元老院再度提出《国宪草案》、筑前共爱公众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见込书草案》和元田永孚的《国宪大纲》等诸多版本的宪法草稿。[26]

司法大臣

Thumb
日本大学法学部的山田显义胸像

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时,日本废除太政官制,仿效西方制度建立了新的内阁制度,以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伯爵伊藤博文为首成立了第1次伊藤内阁(1885年12月22日到1888年4月30日),而原本担任司法卿已经2年的山田显义,也继续担任首任内阁的司法大臣(即如今之法务大臣)。[27]

明治19年(1886年)10月19日,显义的位阶升为从二位。明治20年(1887年),显义先是兼任大日本私立卫生会会头(财团法人日本公众卫生协会的前身),而后在10月21日时,显义以司法大臣的身份兼任原由外务省所管辖而后由司法省管辖的法律取调委员会委员长。显义在法国法律学者博瓦索纳德(负责起草了日本的大部分民法典)和德国法律学者罗斯勒(负责起草了日本的大部分商法典)等外国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参与主持了日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裁判所构成法等法典的草案的审议工作,并大力支持创办关西法律学校(关西大学的前身)。[28]

明治21年(1888年)4月30日,因为伊藤博文改为担任新设立的首任枢密院议长,因此辞去首相的职位。因此第2届内阁改由农商务大臣、陆军中将、伯爵黑田清隆担任第2任内阁总理大臣。成立了黒田内阁(1888年4月30日至1889年10月25日),45岁的显义继续担任司法大臣。到了这年的12月向黑田首相及内阁提交民法、商法的法案。12月25日,显义被编入预备役。[25]。山田显义在其司法大臣的任上,积极推进法典整备,认为日本的人种、风俗、习惯、语言是日本这个国家成立的要因,因此为了明确国体,必须认识到研究做为国家基础的国家法典的重要性。[25][29]

明治22年(1889年)1月10日,显义担任首任皇典讲究所所长,并推动所内的各项改革。8月17日,显义继续兼任现行法律规则调查委员长一职。同年的10月4日设立专门研究日本古代法和外国法的教育机关-日本法律学校,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大学的前身,同时显义也兼任该校的评议员。[25]该年10月,因为原首相黑田清隆参与了不平等条约改正,而遭到炸弹客来岛恒喜袭击未遂,于是黑田欲率领内阁总辞,但明治天皇只接受了黑田个人的辞表,并任命改由内大臣三条实美暂任内阁首相,史称“三条暂定内阁”,又过了2个月,三条率领内阁总辞。因此第3届内阁由原内务大臣、陆军中将、伯爵山县有朋担任第3任内阁总理大臣,成立了第1次山县内阁。而山田显义则继续就任司法大臣一职。[30]

明治23年(1890年)4月,显义领导下的司法省,公布了日本民法典当中的财产篇、财产取得篇、债权担保篇、证据篇和民事诉讼法。同年7月,显义在皇典讲究所内设立了研究日文、日本史、日本法的教育机关国学院(日本国学院大学的前身)。同年10月,继续公布了民法典当中的人事篇和财产取得篇里有关于赠与、遗赠、夫妇、财产契约等法条条文,但由于当时日本社会上兴起“民法出笼、忠孝亡轶”的“民法典论争”,因此上述各项法条条文都被延期施行。而后的同年12月,山田显义以商法施行延期的责任一度辞去其司法大臣的职位,而后在隔年2月恢复原职。[25]

明治24年(1891年)2月,恢复司法大臣原职。但在5月时,因为期望得到的军费预算迟迟无法获得国会通过,当时执政的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遂决定请辞内阁首相一职,并由担任多任大藏大臣松方正义接任,而后明治天皇便同意他的辞表。因此第4届内阁改由大藏大臣、伯爵松方正义担任第4任内阁总理大臣。成立了第一次松方内阁(1891年5月6日至1892年8月8日),而显义仍继续担任司法大臣的职务。但新内阁成立没几天,俄罗斯帝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于日本访问时遭到滋贺县大津市警备巡查津田三藏刺杀未遂,史称大津事件[31][32]此次事件导致时任内务大臣青木周藏外务大臣西乡从道与司法大臣山田显义引咎辞职。

而以显义为首的司法省极力主张以日本刑法第116条“大逆罪”来判处行刺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二世)的巡警津田三藏死刑,以此弭平当时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愤怒。到了此事件结束后的6月1日显义便以患病疗养为理由辞去了担任了6年的司法大臣职务(加上司法卿,总计担任明治政府最高司法长官8年之久)。特赐其“前官礼遇”(重臣才能享有的权利)。[33]隔年移居三崎的别庄进行疗养和隐居生活。[25]

晚年

明治25年(1892年)1月28日,显义被任命为枢密顾问官。在这年11月,显义在但马兵库县北部)参拜了在幕末因生野之变失败而自尽的表哥河上弥市生前最后之处所建立的纪念碑后,在接下来的视察生野银山时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49岁。明治政府追授其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法名“显忠院殿释义宣空斋大居士”。[34]

经历

※明治5年以前使用的是旧历。

  • 安政3年(1856年)3月,进入长州藩校明伦馆学习。
  • 安政4年(1857年),松下村塾入学。
  • 文久2年(1862年)12月5日,上洛。
  • 元治元年(1864年
    • 1月28日,与高杉晋作脱离长州藩、随后前往大坂。
    • 2月,向江户移动。
    • 7月19日,上洛后参加禁门之变
  • 庆应2年(1866年),担任丙寅丸舰上的炮队长[35]
    • 7月,担任御楯队司令
  • 庆应3年(1867年)5月27日,担任长州藩整武队总督。
  • 庆应4年(1868年
    • 1月4日,担任维新政府征讨总督(小松宫彰仁亲王)的征讨总督副参谋,随后参与鸟羽伏见之战
    • 4月27日,搭上丁卯丸号,并成为这艘船的指挥官。
    • 7月21日,担任越后口海军参谋。
    • 11月9日,改任陆奥青森口陆军参谋,随后参与箱馆战争
  • 明治2年(1869年
    • 3月14日,被授予位阶从五位
    • 4月4日,兼任青森口海军参谋。
    • 6月12日,戊辰战争结束,因此卸除陆海军参谋职位。
    • 7月8日,担任兵部大丞兼任长州藩少参事。
  • 明治4年(1871年
  • 明治6年(1873年
    • 6月24日、在视察欧美后回到日本。
    • 6月25日,位阶升为正五位
    • 7月7日、东京镇台司令长官(担任到1873年11月)
    • 11月24日、被任命为清国特命全权公使(担任到明治7年(1874年)7月2日。但并未赴任)。
  • 明治7年(1874年
    • 2月9日、改任西海镇台司令长官。
    • 7月5日、改任司法大辅。(仍兼任陆军少将。担任到明治12年(1879年)9月10日)
    • 11月5日,位阶升为从四位
  • 明治8年(1875年
    • 9月8日、兼任司法编纂委员长。
  • 明治10年(1877年
    • 3月28日、兼任别动第二旅团司令长官。(西南战争)。
    • 4月18日、从别动第二旅团司令长官改任别动旅团总辖,负责协调4个别动旅团。
    • 11月9日、因西南战功,被授予勲二等旭日重光章
  • 明治11年(1878年
    • 2月27日、兼任刑法草案审查委员。
    • 3月5日、兼任议定官。
    • 11月20日、升任陆军中将,仍兼任司法大辅、议定官。
  • 明治12年(1879年
    • 9月10日、改任参议并兼任工部卿(工部卿,担任到明治13年(1880年)2月28日。参议,担任到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
    • 11月1日、被授予勲一等旭日大绶章
    • 12月15日、位阶升为正四位
    • 12月19日,兼任议定官
  • 明治14年(1881年
    • 8月23日、参与建立了皇典讲究所
    • 9月、被推举为皇典讲究所赞襄。
    • 10月21日、兼任内务卿(担任到明治16年(1883年)12月12日)
  • 明治16年(1883年)12月22日、解除内务卿一职的兼任,改为兼任司法卿一职(担任到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
  • 明治17年(1884年
    • 7月7日、因维新功勋而被授予伯爵爵位。
    • 12月27日、位阶升为从三位
  • 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担任新内阁制度的首任司法大臣第1次伊藤内阁。担任到明治21年(1888年)4月30日)
  • 明治19年(1886年)10月19日,位阶升为从二位
  • 明治20年(1887年
    • 10月21日、兼任法律取调委员会委员长。
    • 月日不详、兼任大日本私立卫生会(财团法人日本公众卫生协会的前身)的会头(担任到明治25年(1892年)11月11日)
  • 明治21年(1888年
    • 4月30日、继续就任司法大臣(黑田内阁。担任到明治22年(1889年)10月24日)
    • 12月25日、被编入预备役。
  • 明治22年(1889年
    • 1月10日、兼任皇典讲究所所长(担任到明治25年(1892年))
    • 8月17日、兼任现行法律规则调查委员长。
    • 10月4日、设立日本法律学校(日本大学的前身),同时兼任该校的评议员。
    • 12月24日、继续就任司法大臣(第1次山县内阁。担任到明治23年(1890年)12月25日。因病向山县首相提出辞呈但被挽留下来)
  • 明治23年(1890年
    • 7月10日、兼任伯爵议员(兼任到明治25年(1892年)4月1日[36]
    • 11月22日、参与建立了国学院(国学院大学的前身)。
  • 明治24年(1891年
    • 2月8日、继续就任司法大臣(第1次山县内阁。担任到5月6日)
    • 4月7日、位阶升为正二位
    • 5月5日、卸任法律取调委员会委员长。
    • 5月6日、继续就任司法大臣(第1次松方内阁。担任到6月1日)
  • 明治25年(1892年
    • 1月28日、担任枢密顾问官(担任到同年11月11日)
    • 11月14日、赠与勲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

※参考:日本大学编‘山田顕义传’(1963年、非卖品)

荣典

勲章等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