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崔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崔绰(?—?),字茂祖[1][2]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大房,北魏官员。

生平

崔绰幼年时成为孤儿,学业和德行都很杰出,闻名于世。神䴥四年九月壬申(431年11月15日),北魏发起征士令征召崔绰、范阳卢玄、勃海高允、赵郡李灵等人做官,不久因为母亲年老坚决辞官,后来担任博陵郡功曹,去世[3][4][5]

身后

魏收完成《魏书》后,卢斐李庶王松年卢潜都说《魏书》没有秉笔直书而争辩,卢斐等人就是因此才表示争辩,他们对杨愔说:“魏收诬陷毁谤一个朝代,按罪该杀。”卢思道也说:“元魏国史的记载特别不客观。”杨愔偏袒魏收,所以就报告齐文宣帝高洋,魏收也向齐文宣帝报告说:“臣得罪了强大的家族,将会被刺客暗杀。”齐文宣帝大怒,亲自责问卢斐和李庶,卢斐说:“臣的父亲卢同元魏出仕,官至仪同,功业显著,名闻天下,与魏收不沾亲,魏收就不给他立传。博陵崔绰,官位仅仅是本郡的功曹,更没有什么事迹,却是魏收母家的亲属,就位于列传的首位。”齐文宣帝说:“崔绰有什么事迹,你给他立传?”魏收回答说:“崔绰虽然没有官爵,名声与道义值得赞许,司空高允曾经为崔绰作赞,称他有道德,臣所以知道。所以放在多人的传记中。”齐文宣帝说:“司空是个才士,为人作赞,自然应当称颂此人。就好比你为人作文章,说好话的难道都是事实?”魏收无以应答,恐惧起来。齐文宣帝看中魏收的文才,不想加罪与他。高德政因为自己家族的传记写的很好,就对齐文宣帝说:“国史定稿后,应当流传天下,人情怎么可能都考虑到?诽谤者应当定重罪,不然事情无法了结。”齐文宣帝因此将卢斐、李庶、王松年、卢潜、卢思道等人定罪诽谤史书,囚禁起来剃光头发鞭打二百下,发配到制造铠甲的作坊里,卢斐和李庶死在临漳县的监狱中[6][7][8][9]齐武成帝高湛时期,群臣大多说《魏书》不实,齐武成帝再次敕令重新审定,魏收重新更改《魏书》,崔绰的传记改为附载[10]

Remove ads

家族

父亲

  • 崔遭,北魏钜鹿县县令

子女

  • 崔檦,北魏代理博陵郡太守
  • 崔鉴,北魏奋威将军、东徐州刺史、安平康侯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