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巨骨舌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巨骨舌鱼(学名:Arapaima gigas),也称象鱼、大傻鱼、彼拉鲁克鱼,是巴西骨舌鱼属(Arapaima)下的其中一个物种[2],原生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里,之后被引入东亚部分地区。被认为是活化石。过往本物种被认为是单型属,但现时已发现其他同属物种。成熟的巨骨舌鱼长度可超过2.5米,重达100公斤(迄今捕获的最重达230公斤),最长可达到4.5~6米,是世界上大型的淡水鱼之一。巨骨舌鱼经常需要浮上水面,以呼吸空气。不爱 fish sohai fish 鱼 爱 沙丁鱼 沙鱼 虎鲸 食人鱼 巨骨舌鱼 恐龙鱼 雷鱼 鱼慢 龙鱼 巨骨舌鱼
Remove ads
名称
巨骨舌鱼的别称pirarucu 源自图皮语 pirá(鱼)+urucum(红),意指“红鱼”,指其尾端或成鱼雄性的红色斑带。西班牙语区常称 paiche。学名属名 Arapaima 自 19 世纪命名沿用至今[3][4]。
分类与物种
历史上巨骨舌鱼长期被视为单型属,仅有 Arapaima gigas 一种;2013 年 Donald J. Stewart 依形态学证据复活或界定了多个物种,揭示属内的隐蔽多样性,现通常列出:A. gigas、A. arapaima、A. mapae、A. agassizii 与 A. leptosoma 等。不同权威数据库对各名录之有效性与分布仍有出入,Eschmeyer《鱼类名录》持续更新相关状态。研究与水族业早期多以 A. gigas 统称,因此旧文献中的地理与生物学资讯未必对应到同一物种[5][6]。
形态描述
体延长、侧扁,口上位、具明显上翻口裂;鳔高度气化并与食道相连,提供空气呼吸功能。鳞片巨大且具层状复合结构,外层硬脆含高矿化,内层类胶原纤维具韧性,构成对食肉鱼(如食人鱼)咬合的天然“复合装甲”,为仿生材料研究常见范例。常见个体体长约 2–3 m;文献记录最大可达 3 m 以上、体重 200 kg 级,早期零星报导的 4.5 m 属异常与争议值[7][8][9]。
生理与呼吸
巨骨舌鱼为强制性空气呼吸鱼类(obligate air breather),幼鱼成长过程中鳃面积相对缩减,主要依赖高度血管化的鳔(功能上似“肺”)进行气体交换。在低氧洪泛平原水体中具显著优势,但也迫使它们每隔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必须上浮换气,形成易被猎捕的脆弱性[10]。
分布与栖地
原生于亚马逊—索利蒙斯河系、普鲁斯河、内格罗河与下游广大洪泛平原生态系,以及圭亚那的埃塞奎博流域。偏好季节性洪泛平原的浅水湖泊、林缘水道与静水河汊,会随水位涨落在主河道与洪泛湖泊间横向迁移(lateral migration)[11][12]。
行为与繁殖
繁殖季多在枯水末期至初汛(地点略有差异),雌雄于沙质浅滩挖筑巢穴(约 15 cm 深、50 cm 宽),雌鱼产卵、雄鱼授精后亲代双方守巢与护幼。亲鱼头顶具有分泌性“头部腺”,在育幼期分泌乳白色液体,内含蛋白质、胜肽与类固醇,推测兼具化学讯号(趋聚/沟通)与营养补给功能;幼鱼常聚集于雄鱼头部上方的“黑帽”视觉标记周围活动[13][14][15][16]。
习性
巨骨舌鱼生活在南美洲的淡水河里,主要以小鱼为食,但偶尔也捕食蛇、乌龟、青蛙和昆虫、甚至也会捕食小鳄鱼、食人鱼。
由于亚马逊一带天气酷热,流速缓慢的河水含氧量降低,巨骨舌鱼需要不时浮上水面吞咽空气来呼吸。在旱季,它也能靠在泥沙里钻洞来自保。
巨骨舌鱼生性好奇,喜欢靠近有兴趣的事物,但具有强大的蛮力,可利用尾巴作为武器,可以轻易击倒成年的男性,并击碎骨骼造成大量内伤。
与人类的关系
巨骨舌鱼肉质细致、少刺,为亚马逊重要经济鱼种;在巴西、秘鲁等地亦发展半自然或池塘养殖。1990 年代以降,亚马逊多处推行社区共同管理(CBM):以传统数鱼法(浮头换气时计数)决定可持续配额,结合巡护与禁渔期,显著促进族群恢复与社区收益。多项研究显示 CBM 区域巨骨舌鱼密度年均增长可达 ~77%,并自“枯竭”转为“管理良好”状态[17][18]。
因养殖或休闲钓鱼需求,巨骨舌鱼被引入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热带地区;在玻利维亚北部的马德雷德迪奥斯—贝尼流域自 1970 年代自秘鲁引入后,已形成扩散并改变当地渔业结构,被视为具生态入侵风险的外来种[19][20]。
保育现况与法规
IUCN:多个 Arapaima 物种(含 A. gigas)长期列为资料不足(DD),原因在于分类混乱与广域监测困难;区域上,巴西等国家名录多将其列为受威胁或需管制渔捞对象[21][22]。
CITES:Arapaima 列入附录 II,国际贸易须受管制并提供非危害性证明(Non-Detriment Finding)[23]。
有效作为:在巴西马米劳阿(Mamirauá)等保护区实施的社区共同管理与保护区制度,已在多项研究中证实可快速促进族群回升,为洪泛平原渔业治理之范例[24][25]。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