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拿马独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拿馬獨立
Remove ads

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于1903年11月3日正式落实,巴拿马共和国成立。巴拿马于1821年脱离西班牙之后,就透过《巴拿马独立法案英语Independence Act of Panama》并入了大哥伦比亚联邦。由于巴拿马远离波哥大政府,而且与大哥伦比亚其他地区之间没有实际的陆路交通,因此巴拿马与该国南部其他地区的联系一直很脆弱。 1840-41年,托马斯·德·埃雷拉英语Tomás de Herrera建立了一个短暂的独立共和国。仅独立13个月就并入哥伦比亚的巴拿马,一直是经常发生叛乱的省份,特别是1885年的巴拿马危机英语Panama crisis of 1885,还引来了美国海军干预。

Thumb
该地图显示了大哥伦比亚从1824年(包括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在内的彩色区域)到1890年(红色线)与昆迪纳马卡地区,领土正在丧失。中美洲地峡的黄色区域是巴拿马,于1903年脱离哥伦比亚

建造巴拿马运河的先行者是法国。法国与哥伦比亚达成条约,在地峡开凿海平面运河;然而,法国超支以及巴拿马运河贪污丑闻导致运河项目被搁置了十年。随后几年,地方分裂主义者藉千日战争的政治动荡鼓动政治脱离哥伦比亚,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当美国寻求接管运河项目时,引证了难以与哥伦比亚政府合作。于是在法国金融家菲利普·比诺-瓦里亚英语Philippe Bunau-Varilla协助下,巴拿马宣布自哥伦比亚独立,同时与美国缔约授权美方修建运河

美国是第一个承认这个新生共和国独立的国家,并派遣美国海军阻止哥伦比亚在新共和国成立之初夺回当地。美国获得运河周边土地(即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租赁权,一来是感谢它保护共和国的角色,二来是建造运河的需要。后来运河区根据《巴拿马运河条约》的条款回归巴拿马 。

在美国之后,许多其他国家迅速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尽管哥伦比亚拒绝这样做,直至1909年巴拿马交付50万美元偿还其在独立时所欠哥国债务的份额。

Remove ads

序幕

1821年11月28日脱离西班牙独立后,巴拿马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该共和国包括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大部分地区。

脱离西班牙后,联邦派集权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导致巴拿马的行政和司法管辖区地位发生变化。在中央集权之下,巴拿马成为了地峡省英语Isthmus DepartmentDepartamento del Istmo),而在联邦制期间,它又成为了巴拿马州英语Panama StateEstado Soberano de Panamá)。

1885年危机

1846年哥伦比亚和美国之间签订的《马利亚里诺-比德莱克条约》 [1]保证美国在巴拿马问题保持“中立”,才拥有哥伦比亚地峡省的穿越权。1885年3月,哥伦比亚派出原本驻扎在巴拿马的部队与其他省份的叛军作战,缩减了在巴拿马的军事防卫。这些有利条件使巴拿马发生叛乱。纵使1846年在条约许下了承诺,美国依然违背条约派出了海军入侵。

1885年,美国占领了巴拿马科隆市,因此当时拥有美洲最强大舰队的智利派遣了埃斯梅拉达巡洋舰占领巴拿马城。埃斯梅拉达号的船长奉命停止美国以任何方式达到吞并巴拿马的最终目标。[2]

千日战争

千日战争(1899年至1902年)是19世纪自由党保守党之间的众多武装斗争之一,重创了哥伦比亚,包括巴拿马在内。这场新的内战以《威斯康星条约》的签署作结。不过,自由党领袖维多利亚诺·洛伦索英语Victoriano Lorenzo拒绝接受该协议的条款,并于1903年5月15日被处决。

1903年7月25日,巴拿马报纸El Lápiz的总部遭到巴拿马军事指挥官,时任哥伦比亚战争部长的弟弟何塞·巴斯克斯·科博将军下令袭击,以报复他们就巴拿马的处决和抗议发表详尽叙述。此事让巴拿马自由主义者对波哥大保守党政府失去信任,使他们后来加入了分离主义运动。

1903年,美国和哥伦比亚签署了《海-埃兰条约》,确定建设巴拿马运河的定案,但是因为哥伦比亚国民议会在1903年8月12日否决了(由哥伦比亚政府提出的版本)而不能成事。于是,美国转而支持巴拿马的分离主义运动,夺取法国尝试修建不果的运河的控制。

分离独立

巴拿马政客何塞·多明戈·德·奥瓦尔迪亚英语José Domingo de Obaldía获选续任巴拿马州长,并受到分离主义运动的支持。另一名叫何塞·阿古斯丁·阿兰戈英语José Agustín Arango的巴拿马政客开始计划革命和独立。由于哥伦比亚政府态度消极,分离主义者想直接与美国谈判建造巴拿马运河。

分离主义网络由阿兰戈、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博士、尼卡诺尔·德·奥瓦里奥(Nicanor de Obarrio)将军、里卡多·阿里亚斯英语Ricardo Arias (politician)费德里科·博伊德英语Federico Boyd、卡洛斯·孔斯坦丁诺·阿罗塞梅纳(Carlos Constantino Arosemena)、托马斯·阿里亚斯英语Tomás Arias曼努埃尔·埃斯皮诺萨·巴蒂斯塔英语Manuel Espinosa Batista等人组成。阿马多尔·格雷罗负责去美国争取分裂计划的支持。他还获得了一些重要巴拿马自由主义领袖的支持,以及另一位军事指挥官埃斯特万·韦尔塔斯英语Esteban Huertas的支持。

在强而有力的支持下,分裂运动将1903年11月定为起事时间。然而,谣言已经在哥伦比亚四处流传,不过由哥伦比亚政府管理的信息就认为尼加拉瓜正计划入侵巴拿马北部一个名为卡洛韦博拉的地区。政府从巴兰基亚的蒂拉多雷斯营(Tiradores Battalion)部署了部队,并指示指挥官顶替政府不信任的巴拿马州长何塞·多明戈·德·奥瓦尔迪亚和埃斯特万·韦尔塔斯将军。

蒂拉多雷斯营由胡安·托瓦尔(Juan Tovar)将军和拉蒙·阿马亚(Ramón Amaya)将军率领,于1903年11月3日早晨抵达巴拿马城市科隆。部队在前往巴拿马城的途中出了麻烦,因为巴拿马铁路当局同情分离主义运动,而造成了延误。抵达巴拿马城后,部队交由上校埃利塞奥·托雷斯(Eliseo Torres)指挥。巴拿马哥伦比亚营(Colombia Battalion)的指挥官韦尔塔斯将军下令逮捕托瓦尔和跟随他的其他官员。

11月3日晚,哥伦比亚波哥大号炮艇向巴拿马城开炮,造成人身伤害,并打死了原籍中国鹤山的华人黄光宇。[3]

一个由指挥官约翰·哈伯德(John Hubbard)指挥的美国海军巡逻舰纳什维尔号(PG-7)也有帮忙推迟哥伦比亚部队登陆科隆,并坚称要尊重铁路的“中立”,来达成干扰哥国部队的任务。

随着哥伦比亚军队被镇压下来,革命军政府也宣布地峡省分离,并宣布巴拿马独立。在巴拿马港湾的一个海军中队被俘而没有抵抗。

巴拿马市政委员会的主席德梅特里奥·H·布里德成为“事实上的”巴拿马总统,并于1903年11月4日任命一个临时军政府,执政全国,直到1904年2月制宪国民大会选举选出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成为宪法上第一位总统。 由于海底电缆出问题,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的消息在1903年11月6日才传达波哥大。

Remove ads

反应

Thumb
1903年政治漫画

1903年11月13日,美国正式承认巴拿马共和国(在11月6日和7日非正式承认巴拿马共和国之后)。1903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与法国人菲利普·比诺-瓦里亚英语Philippe Bunau-Varilla签署了《美巴条约》。没有任何巴拿马人签署该条约,尽管比诺-瓦里亚是以巴拿马的外交代表身份出席(官职是他向叛军提供财政援助而购得的),即使他在独立前的十七年来并非在巴拿马生活,而之后也从未回到当地。[4]该条约后来得到了巴拿马政府和美国参议院的批准。

哥伦比亚驻厄瓜多尔大使埃米利亚诺·伊萨萨(Emiliano Isaza)获告知巴拿马的局势,但为防波哥大起义而未有通知哥伦比亚政府。哥伦比亚政府随后派遣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巴拿马,尝试让他们重新考虑。他们建议让哥伦比亚参议院批准工程,只要他们重新考虑《海-埃兰条约》而不是《美巴条约》,兼提议将巴拿马城定为哥伦比亚的首都。[5][可疑]

使团在五月花号舰船上与孔斯坦丁诺·阿罗斯梅纳、托马斯·阿里亚斯英语Tomás Arias和尤塞比奥·莫拉莱斯(Eusebio A. Morales)组成的巴拿马代表团会面,代表团拒绝了所有提议。随后,哥伦比亚随后派出了由知名政客和政治人物组成的代表团;拉斐尔·雷耶斯将军、佩德罗·内尔·奥斯皮纳豪尔赫·奥尔金英语Jorge Holguín和卢卡斯·卡瓦列罗(Lucas Caballero),与巴拿马相同的代表以及卡洛斯·安东尼奥·门多萨英语Carlos Antonio Mendoza、尼卡诺尔·德·奥瓦里奥(Nicanor de Obarrio)和安东尼奥·苏维塔(Antonio Zubieta)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巴拿马独立引起了智利当局对美国影响力扩张的警觉。这使到智利极力反对美国购买科隆群岛以及在当地建立类似关塔那摩湾的海军基地。智利的做法得到英、德两国支持。[6]

Remove ads

承认

更多信息 次序, 国家 ...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