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如里氏溃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如里氏溃疡(Buruli ulcer),又称为班兹达溃疡(Bairnsdale ulcer)、塞尔氏溃疡(Searl's ulcer)、丹特里溃疡(Daintree ulcer)[1][2][3],为一种由溃疡分枝杆菌造成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早期以无痛性结节或局部水肿为特征。结节会发展成溃疡[4],而溃疡内部可能比皮肤表面来的大,且周围会水肿[5]。当疾病恶化时,骨头可能会受侵犯。布如里氏溃疡通常在手臂及腿,但发烧症状并不常见[4]。
溃疡分枝杆菌会释放环内脂类毒素(mycolactone),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组织坏死。分枝杆菌科中的结核杆菌及痳疯杆菌分别会造成结核病及痳疯[4]。布如里氏溃疡如何传播仍未知,而水源可能为传染途径[5]。截至2013年为止尚无有效疫苗[4][6]。
若早期治疗,连续8周抗生素的疗程约可达约80%的成果,而通常包含利福平和链霉素(克拉霉素或莫西沙星有时可取代streptomycin);其他治疗方法则为切除溃疡病灶处[4][7]。感染愈合后,病灶处通常有疤痕[6]。
布如里氏溃疡最常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村,尤其是科特迪瓦,但在亚洲、西太平洋地区以及美洲也可能发生[4]。全世界超过32个国家曾有此疾病的报告[5]。每年约5000至6000的案例数发生,另外也可能发生在其他种类的动物身上[4]。Albert Ruskin Cook于1897年首次描述此疾病[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