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赖恩·帕特里克·卡罗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赖恩·帕特里克·卡罗尔(英文:Brian Patrick Carroll,1969年5月13日—),更为人所知的是他的表演用名桶头(Buckethead)是一名多乐器手,并且擅长多种风格的音乐。他发行了65张录音室专辑,四张特别版专辑和一张EP专辑。他在超过50名艺人、乐队的专辑中都有表演,他的音乐风格以前卫金属、放克、蓝调、爵士、环境音乐以及前卫音乐为主。
桶头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在演出的时候带着一个肯德基的炸鸡桶,并且在上面贴着“葬礼(FUNERAL)”的黄色贴纸。并且佩戴着一个无表情的白色面具。根据桶头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受到了电影万圣节4[2]的启发。他一度开始佩戴纯白色的桶帽,并且不再有肯德基的商标在上面。但是后来他又换回了肯德基桶。他也经常在台上表演双截棍以及机器舞。[3][4][5]
作为一名乐手,桶头拥有超高的吉他演奏技巧。被誉为当今最有创意的吉他手。在GuitarOne杂志上,他被投票上榜史上最快的吉他手,排列第八位。[6]也被收录在Guitar World的“史上25个最诡异的吉他手”[7]和“史上50名最快吉他手”名单中。
Remove ads
生涯
桶头出生于1969年5月13日。汤姆,南茜卡罗尔的5个孩子之一,兄妹有林恩,丽莎,劳瑞还有约翰。[8]
桶头于12岁的时候开始演奏吉他。根据他的说法,直到一年以后他从亨廷顿滩搬到加州的克莱蒙特才开始严肃对待起来。他早期演奏技术的提升是因为去学习当地琴行Styles Music里面老师的私人课程。他早期的老师包括Max McGuire, Johnny Fortune, Mark Hammond, Pebber Brown 和 Paul Gilbert。他后来当Deli Creeps乐队在Style Music25周年庆典上表演的时候,他弹奏了一首曲子向他早年的老师们致敬。之后桶头开始制作自己作曲演奏的小样专辑。这些专辑在2007-2008年的时候发售。
在1988年离开Class-X乐队之后,卡罗尔尔向吉他手杂志投稿了一首叫做“Brazos”的曲子,一夕成名。编辑说:
令人震惊的吉他手和贝司手,他展现了Paul Gilber演奏速度和准度,优美和谐。他用他超现实,无尽的想象力彻底改变了传统老派金属乐和摇滚乐的陈词滥调。一个真正值得关注的天才,被大家称作“桶头”[9]
在同年,当卡罗尔尔和他的父母在编辑部的前台留下一张小样专辑之后,杂志的编辑Jas Obrecht知道了他。Jas被这张唱片打动。他冲到桶头和他父母正在吃午饭的餐厅,鼓励他要充分展现他的才华。[10]很快他们便成为了朋友。在1989年,桶头的一首叫做“Soowee”的曲子在另一场比赛中的到了惊人的关注。在1991年,桶头搬到了Jas的地下室。(这就是纪录片“桶头在地下室”DVD的拍摄地点)。乐曲“Brazos”最终在1991年,在他的乐队Deli Creeps的样带中发行,名为“Tribal Rites(部落典礼)”这首曲子又作为附加内容,在他2006年发行的DVD“神秘配方”中出现。Luke Sacco那是是他的老师。
在他两张样带巨型机器人和桶头乐园蓝图发行之后。1992年桶头发行了“桶头乐园”专辑。John Zorn的“日本前线唱片”为其出版。尽管价格昂贵。专辑收到了正面评价,并且赢得了一些关注。差不多就在此时,桶头受到了才华贝司手、制作人Bill Laswell的吸引。开始了不时的合作。桶头作为表演者、制作人和作曲者,被Limbomaniacs乐队的鼓手Bryan "Brain" Mantia引荐给Laswell。他给了Laswell一段桶头在他房间演奏的视频。Bryan "Brain" Mantia[11]桶头很成为了Nicky Skopelitis之外的第二名Laswell合作乐手。
在1992年桶头和Laswell,Bernie Worrell、Bootsy Collins和Bryan "Brain" Mantia,共同成立了formed the 超级乐队 “实践”。他们的第一张专辑“转变(对比)”在同年发售,获得成功。这桩计划是Bill Laswell的概念,受到了如崩溃系统(System of a Down)的塞尔吉·坦吉安(Serj Tankian)等人的参与。桶头参与了所有唱片的录制。除了最早期的“1984”专辑和1998年的“Mold(铸造)”专辑。
在1994年,桶头以“Death Cube K”的名字发行了一张叫做“Dreamatorium”的专辑。Tom "Doc" Darter取了Death Cube K这个名字去规避索尼音乐法律问题。根据他的风格,官方问答版说:
很多人认为,不管怎样,Death Cube K是另一位个体,看上去是桶头的消极面。他戴着黑色反光面具,就好像Darth Vader。这个幽灵惊吓着桶头,并出现在他的噩梦中[12]
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之后借用了"Death Cube K”这个名字,作为一个酒吧的名字出现在他1996年的小说Idoru中。Gibson在Addicted to Noise的采访中说明了这处引用:
Death Cube K 其实是一张专辑的名字,很抱歉我记不得是那个乐队做的了,但是Bill Laswell,我不能说认识他,但是他的作品不时会流露出来友善很打动我。这个乐队在他唱片公司的旗下。Death Cube K是他们出版专辑中一个狠毒化身的名字。当我看到它,我立刻联想到东京的一个 Franz Kafka 主题酒吧的形象……
影响

桶头引用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影响,包括麦克杰克森、百乐门-放克疯、孝恩·莲恩、麦克·宣科、尤利·强·洛德保罗·吉伯英格威·玛姆斯汀、埃迪·哈泽尔、兰迪・罗兹、拉里·拉隆德、麦克·莫拉斯基、James Cutri、路易·约翰逊、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弗·巴汀、居民乐队、埃迪·范·海伦、安格斯·杨,以及多年来与他合作过的许多艺术家。
除了音乐上的影响,桶头还引用了非音乐的多种领域,这些影响用各别的方式表现在专属的歌曲上。在桶头的唱片内容说出他的灵感,他特别关注像迈克尔·乔丹这样的篮球运动员(歌曲“Jordan”和“Jump Man”,专辑“Happy Birthday MJ 23”),George Gervin(关于“冰人”),Blake Griffin(关于“Crack the Sky”和“Griffin's Spike”),“Pistol”Pete Maravich(“戴维斯的马克”),勒布朗·詹姆斯(有四首献给他的歌曲)和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专辑“卡里姆的足迹”)。
其他影响包括武术家和演员李小龙(在“死亡游戏”歌曲以及在舞台上使用双节棍其背后的灵感),作者H. P. Lovecraft(关于“Lurker at the Threshold”suite),众多科幻和恐怖电视节目和电影,包括大草原上的小屋,亚历杭德罗·乔多罗斯基的“圣山”(Kaleidoscalp),和巨人机器人(在舞台上显示的几首歌曲,专辑和舞台演出中提到)。迪士尼和迪士尼乐园也是对Buckethead职业生涯的主要影响。
Buckethead的灵感来自日本电影制作人Takashi Miike,其中有一首专注于Pepper's Ghost的歌曲。来自Out Orbit的歌曲“To Infinity and Beyond”致力于当时最近去世的篮球记者Craig Sager。
Remove ads
合作及个人
- 独奏 (1987–现在)
- Class-X (1987–1988)
- Limbomaniacs (1990)
- Deli Creeps (1990–2007)
- Praxis (1992–2011)
- Zillatron (1993)
- 作为Death Cube K (1994–1999, 2007–2009)
- Jonas Hellborg and Michael Shrieve (1995)
- Cornbugs (1995–2007)
- Giant Robot & Giant Robot II (1996–1998, 2004–2006)
- DJ Disk (1996–2001)
- Brain (1997–2013)
- El Stew (1999)
- Cobra Strike (1999–2000)
- Shin Terai (1999–2007)
- Viggo Mortensen (1999, 2003–2005, 2008–2013)
- Guns N' Roses (2000–2004)
- Thanatopsis (2001–2006, 2016)
- Colonel Claypool's Bucket of Bernie Brains (2002–2004)
- Travis Dickerson (2004–2010)
- 作为The Frankenstein Brothers (with That 1 Guy) (2006–2012)
- Science Faxtion (2007–2008)
- Lawson Rollins (201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