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雷西亚的阿诺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雷西亚的阿诺德
Remove ads

布雷西亚的阿诺德布雷西亚的昂乐意大利语Arnaldo da Brescia 1090年—1155年6月)意大利中世纪伦巴第律修会修士英语canon regular,曾号召天主教会放弃财产,参与罗马公社英语Commune of Rome起义,最后被捕处决。在普拉蒂瓦尔多会教堂建有他的浮雕。昂乐河岸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Thumb
位于意大利布雷西亚的他的纪念碑

被放逐至少三次后,阿诺德被教廷逮捕,最终被叛被绞刑;他的遗体死后被火化,骨灰被丢入台伯河。尽管他在宗教改革和政治领域都失败,[1]他对贫穷使徒的教导在他死后于“阿诺德派”中流传,并受到瓦勒度派和属灵方济各会的接纳,只是阿诺德去世后并没有留下任何可考文献。新教徒将他列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之一。[2][3]

生平

阿诺德出生于布雷西亚,是一位奥古斯丁会修士,后来成为布雷西亚一座修道院的院长。他批评天主教会利用世俗权力,与布雷西亚当地主教伯爵争夺地权。阿诺德呼吁教会放弃土地的所有权,将所有产权归还给市政府,以免被物欲所染—抛弃世俗是他的主要教导之一。他在1139年的第二届拉特朗大公会议上被谴责,并被驱逐出意大利。[4]

根据编年史家弗莱辛的奥托所说,阿诺德曾在巴黎跟随改革家及哲学家皮埃尔·亚伯拉尔的学习。阿诺德认可亚伯拉尔对于修道改革建议。此事在1141年的桑斯会议上提出,但阿诺德和亚伯拉尔的提议都被格莱福的圣伯尔纳铎驳回。[5]在亚伯拉尔投降后,阿诺德独自反对教会的决定;他返回到巴黎后,继续在当地提倡反对伯纳德立场的教导。这样的行径,导致他被教宗依诺增爵二世命令保持缄默,并被驱逐出境。他先是在苏黎世避难,然后可能移至巴伐利亚。他的著作也被勒令烧毁,这判决也成为他实际上撰写过任何东西的唯一证据。阿诺德继续传道他有关贫穷使徒的思想。

反对阿诺德的人恶言诋毁中,阿诺德被宣称为一位煽动家;他的动机受到指责。

阿诺德于1143年后返回意大利。在1145年,阿诺德与教宗尤金三世和解,教宗接着命令他向罗马教会投降。当他抵达时,他发现朱尔达诺·皮尔雷奥尼的追随者已利用罗马市的古老自治权利,掌控了城市,且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即罗马自治市。阿诺德立即与人民站在同一边,并在皮尔雷奥尼被罢免后,很快成为自治市的智囊领袖。他呼吁自由和民主权利。阿诺德教导认为拥有财产的神职人员无权行圣礼。他在1146年成功地将教宗尤金逐出教会。也因此阿诺德在1148年7月15日被开除教籍。当教宗尤金在1148年回到罗马自治市时,阿诺德仍然继续领导蓬勃发展的共和国,尽管已遭到开除教籍。在总结这些事件时,凯撒·巴罗尼乌斯称阿诺德为“政治异端之父”。爱德华·吉朋后来表达了他的观点,“罗马的自由号角是由阿诺德吹响的”。

在尤金教宗去世后,教宗亚得里安四世很快的重新掌控罗马。亚得里安四世腓特烈一世结盟,在1115年复活节前一周禁食期间以武力攻占罗马,迫使阿诺德再次流亡。帝国军队捕获阿诺德,接着被罗马教廷视为叛乱份子进行审判。重要的是,阿诺德从未被指控为异端。就算面对火刑,他拒绝否认自己的任何立场。最后阿诺德因叛乱罪名被判处绞刑,并于6月行刑,尸体被火化。由于阿诺德仍然是罗马人民及一些小神职人员的英雄,他的骨灰被洒入台伯河,以防止他的埋葬地变成一座烈士圣地。

在教宗权力崩溃后的1882年,布雷西亚市为其本地之子阿诺德竖立了一座纪念碑。[6]

Remove ads

信仰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