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帆翼龙属
帆翼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帆翼龙属(属名:Istiodactylus)是种中等大小的翼龙类,生存于白垩纪早期。
Remove ads
体征


帆翼龙是中大型翼龙类。早期研究估计,头颅骨长达65公分,翼展长5米。在2012年,古生物学家马克·维顿(Mark Paul Witton)估计最大型的头颅骨(编号NHMUK R3877)长43公分,翼展约4.3米[1],约是无齿翼龙的一半大小。因为帆翼龙的吻突平坦而圆形,它们有时被戏称为鸭嘴翼龙[2]。帆翼龙拥有小型、锐利的牙齿,牙齿成三角形、侧向扁平,咬合时牙齿会互相交错,相当适合捕食鱼类。头颅骨略短,大部分牙齿集中于颌部的前段。最近的研究认为帆翼龙可能是种食腐动物[1]。
发现与种
在1887年,哈利·丝莱(Harry Govier Seeley)将发现于英格兰威特岛的骨盆化石,建立为鸟类的一属,联鸟龙(Ornithodesmus cluniculus)[3]。在1901年,哈利·丝莱改变想法,认为联鸟龙可能是种翼龙类。在1913年,雷金纳德·胡利(Reginald Hooley)将发现于威克蒂斯组(Vectis Formation)的化石,命名为联鸟龙的第二个种,阔齿联鸟龙(O. latidens),种名在拉丁文意为“宽的牙齿”。正模标本(编号BMNH R 0176)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这些化石材料很明确是翼龙类化石[4]。
在1980年代,联鸟龙模式种(O. cluniculus)被归类于兽脚类恐龙;而第二个种阔齿联鸟龙明显是种翼龙类,必须建立为新属。在2001年,安德鲁·米尔纳(Andrew R.C. Milner)、大卫·马提尔(David Martill)等人将其建立为独立属,阔齿帆翼龙(Istiodactylus latidens)。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具有帆的手指”,意指手指之间的翼膜痕迹形状像帆。米尔纳等人同时建立帆翼龙科,以包含帆翼龙属[5]。
在2006年发现了第二个种,中国帆翼龙(I. sinensis)。正模标本(编号NGMC 99-07-011)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来自于亚成年个体。中国帆翼龙的体型小于阔齿帆翼龙,大约只有63%的大小,体重估计约是阔齿帆翼龙的1/4[6]。在2006年,中国翼龙类学家吕君昌提出中国帆翼龙是努尔哈赤翼龙的次异名,努尔哈赤翼龙也属于帆翼龙科[7]。马克·维顿则提出帆翼龙、辽西翼龙可能是同种动物。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