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塔帕侬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塔帕侬寺(泰语:วัดพระธาตุพนม,皇家转写:Wat Phra That Phanom),或称拍侬佛塔[1]:109-110,是一座位于泰国东北部那空帕侬府塔帕农县的佛寺。根据传说,寺庙中供奉佛陀的胸骨,因此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上座部佛教寺庙之一。每年有为期一周的庆典,吸引成千上万的信众前往参拜。
依据泰国佛教习俗,帕塔帕侬寺是猴年出生的人的热门朝圣目的地。寺庙里有许多描绘传统泰国谚语的画作。
历史沿革
帕塔帕侬寺始建于16世纪,由澜沧王国的波迪萨拉国王建造[2]。然而,根据传说,此寺庙最早在佛陀去世后几年,由孟族人建立的王国所建造,当时国王为古图普拉(老挝语:ສີໂຄດຕະບອງ,Sikhottabong;泰语:ศรีโคตรบูรณ์,皇家转写:Sri Kotrabun)[3]:328[4]:6-7[5][6]。
据说佛塔建于10世纪,高度约8米(26英尺)。17世纪末,佛塔修整后高度提高至47米(154英尺)[7][8]。1975年8月11日,佛塔因连续数日的大雨和强风而倒塌,泰国政府与公众募集资金重建,于 1979年3月23日完工[9][10][11]。
1940年銮披汶·颂堪担任泰国总理时,推行泰国每一个府均有代表的图章,帕塔帕侬寺为那空拍侬府信仰中心,有悠久的历史,便选定该寺庙的佛塔作为该省的代表图章。[12]
图集
-
帕塔帕侬寺夜景
-
帕塔帕侬寺的佛塔
-
庙里描绘谚语的画作“逃出虎口却遇到鳄鱼”
-
由路易斯·德拉波特绘制的帕塔帕侬寺,创作于1870-1875年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