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尔温·埃特萨米

伊朗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尔温·埃特萨米
Remove ads

帕尔温·埃特萨米波斯语پروین اعتصامی, Parvīn E‘tesāmī, 1906年—1941年),又译帕尔温·埃堤萨米[1],原名拉赫山戴·埃特萨米波斯语رخشنده اعتصامی, Raḵšanda Eʿteṣāmī),是伊朗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位女性诗人。[2]

事实速览 帕尔温·埃特萨米 پروین اعتصامی,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她生于大不里士,其父优素福·埃特萨米·阿什提扬尼英语Yussef E'tesami是著名的学者、翻译家,也是第二届波斯国会成员(1909-1912)。其祖父米尔扎·易卜拉欣·汗·穆斯陶菲·埃特萨姆-穆尔克(Mirza Ebrahim Khan Mostawfi Etesam-al-Molk)原本是阿什提扬人,后迁至大不里士,在凯伽王朝阿塞拜疆省的财务官。因此她早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自幼天资聪颖,酷爱诗歌,7岁即能写诗。[1][2]

1924年,帕尔温·埃特萨米毕业于德黑兰美国女子学校英语Iran Bethel School,留校任教。[1]1934年,她与其父的堂兄弟法兹卢拉·埃特萨米(Fazlollah E'tesami)成婚,迁至克尔曼沙居住。但婚后关系并不和谐,两个月并离了婚,帕尔温回到德黑兰居住。

帕尔温·埃特萨米青年时代常常参加各种文学讲座和诗歌讨论会,并在其父主办的《春天》杂志波斯语بهار (مجله)上发表诗作。1935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受到了著名诗人穆罕默德-塔基·巴哈尔英语Mohammad-Taqi Bahar的称赞,说在伊朗文学天际出现了一颗新星,因为帕尔温(پروین)在波斯语中意为“昴宿星团”。[1]

1938–39年间,她曾在在伊朗国立高等师范学院英语دانشسرای عالی(现在的花剌子米大学英语Kharazmi University)任图书管理员。但1938年,其父死于伤寒,帕尔温·埃特萨米亦于三年后因伤寒而去世。

Thumb
帕尔温·埃特萨米在库姆的墓志

帕尔温·埃特萨米在生前为自己写了一首《墓志》,内容风趣幽默,乐观豁达。[1]她被安葬在库姆的墓地,其父的墓旁。[2]

Remove ads

诗作

帕尔温·埃特萨米的诗作继承了传统波斯诗歌的格式,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社会下层民众及被压迫的妇女作为主角,如《孤儿的泪》(اشک یتیم)、《劳工》、《我们的灾难在于富人的压迫》、《窃贼与法官》、《伊朗妇女》、《眼泪的旅行》(سفاره اشک)、《真主的织工》、《心中的天房》等。[1][2]

影响

2003年,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设立了帕尔温·埃特萨米文学奖。2006年10月19日,帕尔温·埃特萨米的故居成为伊朗国家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