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
立陶宛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立陶宛语:Palangos gintaro muziejus)是位于立陶宛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帕兰加的博物馆,是立陶宛美术馆的分馆之一,坐落于蒂希基维茨宫,被帕兰加植物园环绕。这个博物馆收藏有约3万块琥珀,其中约1万5千块琥珀内藏有昆虫、蜘蛛或植物化石。[1]博物馆将4500件琥珀公开展示,多数是艺术品或珠宝。[2]
历史与背景
波罗的海自史前时代以来,一直是欧亚大陆波罗的琥珀贸易的重要来源地(参见琥珀之路)。19世纪时,人们曾在附近的朱德克兰特发现了由琥珀制成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不幸的是这些文物在20世纪遗失了。[3]立陶宛神话、民间传说和艺术都长期与琥珀密切关联,茱莱蒂与卡斯泰提斯的传说中,描述波罗的海海底有一座琥珀宫殿,被雷神伯库纳斯打碎,而被海水冲上海滩的琥珀就是此宫殿的碎片。[2]
17世纪,帕兰加开始出现琥珀工坊,逐步发展成区域性的加工中心;到18世纪末,帕兰加已经成为俄罗斯帝国琥珀工业的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帕兰加每年加工逾2000千克的琥珀原石。[2]
1897年罗塞尼亚-立陶宛贵族季斯基耶维奇家族成员菲力克斯·季斯基耶维奇(Feliks Tyszkiewicz)在现今博物馆所在地兴建了一座新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宫殿[4],这座宫殿由德国建筑师弗朗茨·海因里希·施韦滕所设计,但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失修。[5][6]
1957年,这座宫殿根据建筑师阿尔弗雷达斯·布鲁索卡斯(Alfredas Brusokas)的计划修复修复。[7]并在1963年作为立陶宛美术馆的一个分馆,以琥珀博物馆的形式重新开放,当时公开展示了约480件藏品;1970年8月13日,博物馆累计接待达到100万名游客。[8]1990年并入立陶宛艺术博物馆,并继续扩充其馆藏数量。[9]至2014年累计接待800万名旅客。[10]
Remove ads
展览
对外开放的展览区共有15个场所,面积约750平方米,与宫殿相连的小教堂则用来举办临时展览。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分为:“琥珀与科学”和“琥珀与文化和艺术”两个区块。[2]
第一层楼专门展示琥珀的构造和形成。这个地区的琥珀源于始新世从芬诺斯堪底亚流出的三角洲沉积物。[2]展览中说明了树脂透过微生物、氧化和聚合作用转化成琥珀的过程。
博物馆收藏了一颗巨大琥珀标本“太阳石”,大小为210x190x150毫米,重3526克,曾两度被盗。[11]
文化和艺术展品则展出了一个15世纪的戒指、一个16世纪的十字架和过去四个世纪以来的琥珀珠宝饰品[2],此外还有许多玫瑰经念珠、烟嘴和装饰盒,亦有一部分新石器时代的琥珀文物目前下落不明,但馆内有展出考古学家制作的复原品。馆内也收藏了现代琥珀艺术品,包括立陶宛艺术家霍斯塔斯·塔莱基斯(Horstas Taleikis)、狄奥尼萨斯·瓦卡利斯(Dionyzas Varkalis)、乔纳斯·乌尔博纳斯(Jonas Urbonas)等人的作品。[12]
-
博物馆内部
-
在博物馆展出的巨大琥珀展品之一,被称呼为太阳石或琥珀太阳
-
博物馆展出的琥珀饰品
-
2009年立陶宛邮票上的帕兰加琥珀博物馆
-
2009年立陶宛邮票上的太阳石
Remove ads
植物园

博物馆周围的花园占地约100公顷。[3]是由法国景观设计师兼植物学家爱德华·安德烈与其子勒内·爱德华·安德烈(René Édouard André)设计,并由比利时园艺家巴森·德·库隆(Buyssen de Coulon)协助完成。[3][13]历史学家推估植物园落成时有500多种乔木和灌木,其中一些源自柏林的花园,现在植物园有约250种进口植物和370种本地植物;其中24种被列入立陶宛1992年公布的濒危物种名单。欧洲赤松和欧洲云杉因为适合在沙质和泥炭土壤中生长,因此数量较多。[3]
该公园设有玫瑰园、温室、圆形大厅、蛇女王埃格勒雕像、纳粹大屠杀纪念馆、池塘和凉亭。每当夏季时这边会举办音乐会和庆典。附近有一个古老树木丛生的沙丘,被称为碧露蒂山(Birutės kalnas),上面有一座建于1869年的圣乔治小教堂。[14]。传说这个沙丘是立陶宛大公科斯图提斯与他的妻子碧露蒂相遇之处,后者为一位多神教女祭司,于1382年被埋葬于此,从那时起这边一直是一个朝圣地点。[1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