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帝王蝶生物圈保护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帝王蝶生物圈保护区(西班牙语:Reserva de Biosfera de la Mariposa Monarca)是位于墨西哥火山带松橡树林生态区域内的帝王蝶保护区,其面积约56,000公顷,涵盖帝王蝶东部种群大部分越冬地。
大多数来自北美东部的越冬帝王蝶都源于此地,墨西哥政府在1980年将此地划为生物圈保护区,并在2000年扩大。后在2008年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中。[1]
Remove ads
历史
在19世纪墨西哥殖民时代,保护区所在地曾被大肆砍伐。在墨西哥革命后,政府为了补偿这些破坏,开始将土地以“土地拨给”的形式归还给当地原住民社群。该地区至今仍以农村为主,主要居民为奥托米族与马萨瓦族。[2]这些族群传统上将山区高地保留为社区共有地,用于集体用途,较低的丘陵地则分为家庭农地,用于栽种传统作物。[3]
针对帝王蝶越冬区的首项保护令于1980年由时任墨西哥总统何塞·洛佩斯·波蒂略颁布,[2]这是在历经数十年对帝王蝶迁徙路径的研究后所作出的决定。[3]
生态系统
该保护区从米却肯州东部山区横跨至墨西哥州西部的森林地带,距离墨西哥城西北约100公里。米却肯州境内的保护区包含该州最高峰,海拔约2700米。气候属于温带偏湿,雨季集中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约为22°C。区内还存在多种次气候,包括“凉爽且半湿”、“偏冷且半湿”以及“寒冷且半湿”等型态[2]。
保护区地形以东北—西南走向的玄武岩露头为特征,形成了许多裂隙、断层与悬崖。新的岩层取代了较早期的火山锥体与古熔岩床。土壤渗透性极高,因此地表水极少,仅有少量池塘与溪流。[2][4]
当地的松树与抗旱冷杉森林构成了特殊的微气候,可在低温或冬季降雨时为动物提供庇护。[4]然而,科学家忧心气候变迁可能导致冷杉栖地在21世纪末前缩减甚至消失。[5][6]
此区的野生动物从亚热带至亚寒带均有分布,并包含多种特有种。栖息的动物包括:白尾鹿、郊狼、灰狐等,以及多种蜂鸟、爬行类与两栖动物。[2]

保护区内中共有14个主要的帝王蝶群落,约占整个北美洲东部帝王蝶族群的一半。据估计,每年冬季多达十亿只帝王蝶会在此度冬。[7]这些群落密度极高,每公顷约有六百万至六千万只蝴蝶。[8]
保护区分布于米却肯州的奥坎波、安甘圭奥、锡塔夸罗与孔特佩克等市镇,以及墨西哥州的多纳托格拉、阿连德镇与特马斯卡尔辛戈,整体分为五个主要核心区。[2]
14个群落中有8个位于保护区范围内,虽然蝴蝶栖息的实际面积仅约4.7公顷,[8]但整个生物圈保护区的总面积达56,259公顷。[7]其中5个区域开放观光:米却肯州的钦库亚山(Sierra Chincua)与罗萨里奥(El Rosario),以及墨西哥州的拉梅萨(La Mesa)、皮耶德拉·埃拉达(Piedra Herrada)与卡普林(El Capulin)。在阿连德镇与伊斯塔潘·德奥罗附近也有群落,但因保育考量未对外推广。[9]
其中罗萨里奥是米却肯州最大的帝王蝶保护区,蝴蝶栖息的树木多达约1,500棵。[10]
Remove ads
虽然生物圈保护区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停车区与商贩周边的垃圾管理,但近年来已有显著改善。当地新设明确的步道与巡逻制度,并在陡峭地段铺设石阶或水泥阶梯以防止土壤侵蚀,同时取消马道以减轻坡地破坏。[11]
目前仅有两个区域设有较完整的设施:钦库亚山(Sierra Chincua)设有专门研究帝王蝶的研究中心与造林苗圃,而孔帕纳里奥山(Cerro El Companario)则设有观光设施。[2]
保育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帝王蝶自美国德克萨斯州飞入墨西哥,沿着东马德雷山脉一路南下至保护区。[2][12]它们聚集在松树与冷杉上,让整棵树被橘色覆盖,树枝甚至被压得下垂。春天时,这些蝴蝶再度北迁,飞越美国,有些最远可抵达加拿大东部。在这段迁徙过程中,4个世代的帝王蝶接续诞生与死亡[7]。
研究显示,帝王蝶的南迁行为受多重季节信号影响,例如太阳光线角度变化、幼虫寄主植物马利筋开始枯萎、日照时间缩短以及气温下降等。气候变迁对迁徙模式造成干扰,使它们在暴露于较低气温时提早北飞。[13]
密集聚集的蝴蝶群可帮助它们保存体温。[10]当阳光照射时,它们会集体振翅飞起,翅膀拍动的声音被形容为“像轻微的细雨”般柔和。[7][8]
最初的保育行动旨在保护蝴蝶本身,如今则转向维护其栖地。[14]帝王蝶的存续仰赖遍布于北美洲的大量栖地,然而目前对它们的完整越冬区分布及当地生态仍缺乏足够资讯,因此仍无法确定要多大范围的保护区才能有效维持族群稳定。[2]
自保育行动开始以来,虽然基础建设仍不完善,但在垃圾管理与管制区等方面已有进展。[8]世界自然基金会协调多国生态学家与生物学家,共同改善保护区规划。[4]并建立永久监测系统,以维护森林健康、防止非法伐木与森林火灾。
墨西哥州一侧最大的保护区位于阿连德镇与伊斯塔潘·德奥罗之间。为避免环境受损,该区未开放观光。2008–2009年冬季,研究人员计划在越冬蝴蝶身上贴上极轻的追踪标签,以追踪它们翌年春季北迁至美加的飞行路径。[12]
根据近年统计,美国与加拿大境内的帝王蝶族群在2000年代相对稳定,2007–2008年冬季确认有12个主要群落;而2004–2005年间仅有7个。整体而言,群落数量在8至12个之间浮动。[8]
Remove ads
保护区大部分地区由奥托米族与马萨瓦族等原住民社群居住,特别是在墨西哥州一侧。许多保护地并非国有,加上跨越州界,使保育管理更为复杂。保护区内最大的威胁大多与周边人类聚落有关,包括森林砍伐、非法伐木、森林火灾与行政机关间缺乏协调。[2][4]
虽然政府在规划保育时考量了居民、土地所有者、农民与合作社的利益,但冲突仍然存在。尽管墨西哥政府已将此地划为生物圈保护区,大部分土地仍属于38个集体土地、7个原住民族社群与16处私人地产。[2][4]
该地区多为贫困社群,教育、医疗与卫生服务不足,文盲与儿童营养不良比例偏高。过去,矿业是主要工作来源,但矿脉已枯竭。当地居民长期依赖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材,用于制作家具与工艺品。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导致人口外移,许多人前往墨西哥他地区、美国或加拿大工作。[4]参与保育计划的社区可透过“生态系统服务支付”(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获得补偿,政府以现金回馈未开伐森林所提供的“生态服务”。[3]
Remove ads

2000年代初期,保护区边界重新划定,并开放季节性观光活动。[3]
8个主要帝王蝶群落中,有5个位于米却肯州,但仅两个对外开放:安甘圭奥的钦库亚山(Sierra Chincua)与奥坎波的罗萨里奥(El Rosario),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开放,由当地居民担任导览。[3][15]墨西哥州的拉梅萨(La Mesa)与卡普林(El Capulin)也开放参观。[9]
每年有成千上万名墨西哥与国际游客造访,主要来自北美洲、欧洲和日本。[10]其中以罗萨里奥保护区最著名、访客最多。[8]然而,一些保育人士担忧大量观光带来的环境冲击,认为“没有任何简单的方法能让大规模旅游不留下生态足迹。”[3]
每年2月,安甘圭奥举办“帝王蝶节”(Festival de la Mariposa Monarca)。[16]该节庆始于1992年,旨在提升大众对帝王蝶栖地的保育意识,推动生态旅游,并展现当地文化与艺术。活动包括美食、音乐、舞蹈、艺术与手工艺展览等。[17][18]
另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