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席格蒙迪环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席格蒙迪环形山(Zsigmondy)是位于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古老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奥匈帝国裔德籍化学家、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1865年-1929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西侧毗邻戴森环形山、东北靠近斯莫卢霍夫斯基环形山、埃利森陨石坑位于它的西南偏南,东南则与欧玛尔·海亚姆环形山相接壤(欧玛尔·海亚姆环形山自身坐落在更巨大的波乔布特环形山西北坑底上)[3]。
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59.52°N 105.3°W,直径66.88公里[4],深度约2.74公里[1]。
席格蒙迪环形山的坑壁已磨损变形,其轮廓略呈多边形状。它的西半部覆盖在大小类似的卫星坑席格蒙迪 S之上,沿低矮的西侧坑壁横跨了一对碗状的小陨坑,在南侧和东南内壁上也嵌入有一组小撞击坑。该环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260米[1],内部容积约3918立方千米[1]。坑内地表大体平坦,中心点附近坐落卫座小中央峰。在该环形山西南,可看到有累积的陨坑群。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席格蒙迪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参引资料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