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话拼音方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州话拼音方案[1]原是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公布的广东方言拼音方案的一种,用于拼写广州话(标准粤语)的语音。实际上该方案的早期设置并不科学,且存在音素残缺的问题。1980年代,饶秉才教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改。现在所见的广州话拼音方案就是经饶秉才修订后的版本。部分目前中国大陆发行的非专业广州话教程和字典多是采用这个拼音方案。同期发行的拼音方案还有广东的梅县话(属客家话系统)、潮汕话、海南话(以上属闽语系统)拼音方案。这个方案利用相似或不同的原理标音,以反映它们的口语方式。
虽然广州话拼音方案不如粤语耶鲁拼法、教育学院拼音方案和粤拼等方案般流行[来源请求],但它仍在一些出版物使用,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著作。
方案内容
本条目所列的方案内容,以饶秉才教授的1980年修订版为准,并以注释标明1960年原方案的差异处。
共26个字母,如下表所示:
- r、v两个字母用来拼写普通话和外来语,拼写广州话时不用。
- 广州话拼音字母有三个附加符号字母:ê、é、ü,其中é是和汉语拼音字母不同的。这几个字母是e、u字母的变体,未列入表内。
- 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尚有一个附加符号字母:ô,是o字母的变体,亦未列入表内。此字母于80年版本中废止。
- z、c、s和j、q、x两组声音,广州话的读音没有区别,只是在拼写韵母时有不同。z、c、s与韵母首音a、e、ê、é、o、u、ê相拼,j、q、x与韵母首音i和ü相拼。[2](有的出版物也忽略这个区别,只使用其中一组。)
- y、w拼音时作为声母使用,拼写出来的音节相当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复韵母。但由于广州话当中这些韵母前面不再拼声母,因此只作为音节使用。
韵母一定有韵腹,即主要元音。有时也有韵尾。
韵腹即韵母里的主要元音,有a、e、ê、é、o、i、u、ü。
- 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尚有一个韵腹:ô。此字母于80年版本中废止。
方案中,只有u是介音,只在声母g或k、韵尾首音为a、e、i或o的音节出现。在其他拼音方案,此介音通常与上述声母合并为gw和kw,但广州话拼音方案依然保留它。为求省略,有时gu和ku被当作独立声母。
介音u也可以在没有声母时出现,但会当作与声母w一样。这原理与介音i被当作声母y一样。
韵尾可分作元音韵尾和辅音韵尾。元音韵尾有i、u、ü三种,辅音韵尾可细分成:鼻音韵尾m、n、ng及塞音韵尾b、d、g。(注意:本方案使用b、d和g表示[p̚]、[t̚]和[k̚]这三个塞音韵尾,不使用坊间常见的p、t、k。)
- 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yi、yiu、yim、yin、ying、yib、yid、yig。
-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wu、wui、wun、wud(ung、ug除外)。
-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yu、yun、yud,ü的变音符号略去。
-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相拼时,ü的变音符号略去。
- êu本作êü,为减少字母的附加符号,ü的变音符号略去。
- m和ng是自成音节的鼻音韵母。
①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eo拼写作ou,e行韵腹并不统一。
②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ou拼写作ô,o行韵腹并不统一。
③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ong拼写作ông,o行韵腹并不统一。
④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ung拼写作ong,u行韵腹并不统一。
⑤1960年版本的原方案里,并没有这两个韵母,无法拼写此二韵母的字。
Remove ads
声调以阿拉伯数字 1 至 6 标示:
实际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b、-d、-g韵尾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b、-d、-g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标示,我们仍然要说是有九个声调,或者说有“九声六调”,不能称作只有六个声调。
拼写举例
春晓 孟浩然 | Cên1 Hiu2 Mang6 Hou6yin4 |
春眠不觉晓, | Cên1 min4 bed1 gog3 hiu2, |
处处闻啼鸟。 | qu3 qu3 men4 tei4 niu5. |
夜来风雨声, | Yé6 loi4 fung1 yu5 xing1, |
花落知多少? | fa1 log6 ji1 do1 xiu2? |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