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庶妃纳喇氏 (清太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庶妃纳喇氏(17世纪?—1654年),英格布之女。清朝太宗皇太极小福晋[2](buya fujin[1]:179) ,后世文献称庶妃[3]。生两女一子。

事实速览 庶妃纳喇氏, 姓 ...

生平

天聪八年或之前,纳喇氏就已成为清太宗皇太极的后宫。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二十一日辰时,她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即皇十女县君,该女嫁一等公辉塞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十六日辰时,生皇六子镇国悫厚公高塞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初七日子时[3],生皇十三女,该女嫁瓜尔佳氏拉哈

由于皇太极时代,妃嫔册封尚未制度化,故纳喇氏无封号,相关文献称她为庶妃[3]。逝世时的祭文中,称她为小福晋(满语ᠪᡠᠶᠠ
ᡶ᠋ᡠᠵᡳᠨ
穆麟德转写buya fujin[1]:179)。在祭文内,她被评价为一个在内廷谨慎小心、忠勤敦厚的女子[2]

清兵入关,皇室移居北京后。纳喇氏居住在明代中后期已在紫禁城外东路仁寿殿区域内出现的景福宫区域。根据《清内务府京城全图》的描绘,景福宫以北是三座规格比寿康宫区域寿三宫还高的宫院,分别标称为“西宫”、“中宫”和“东宫”,小福晋纳喇氏应在此处居住。

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二十六日,顺治帝为昭圣皇太后而兴建的慈宁宫宫院建成,同年闰六月十二日,昭圣皇太后率领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等尚在生的皇太极妃嫔移居此处。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纳喇氏已逝世。当时,顺治帝赐祭文纸张羊酒等物,并且命内弘文院缮拟的祭文送到礼部誊抄于黄纸。七月二十三日,顺治帝钦派礼部右侍郎渥赫等捧祭文赴茔所,谕祭辅国公高塞母之灵曰:“尔为皇考之小福晋,忧勤年久。于内廷谨慎小心,忠勤敦厚,尤为可嘉。正欲安生长寿,不料溘逝,故特颁祭葬,以示怜恤。尔若有知,尚克㰴享[2]。”出席官员跪奠三爵,每奠一叩。

清昭陵陪葬的贵妃园寝中,共葬有皇太极十一位嫔御。墓主身份多有缺失。当代研究者推测,她或安葬于此处[1]:179,18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引用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