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君士坦丁四世

拜占庭帝国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君士坦丁四世
Remove ads

君士坦丁四世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罗马化Kōnstantīnos直译“Constantinus”;约650年—685年7月10日),也被称为小君士坦丁希腊语ὁ νέος罗马化ho Néos[1][2],并且经常与他的父亲混淆而被错误地称为大胡子希腊语Πωγωνᾶτος罗马化Pōgōnãtos[3],是一位东罗马帝国皇帝(668年–685年在位)。他的统治首次严重遏制了阿拉伯正统哈里发国近五十年来不间断的扩张,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他成功保卫首都君士坦丁堡,并使帝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失败和内乱之后暂时稳定下来。他召开了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结束了基督一志论的争论;因此他被东正教尊为圣人,他的瞻礼日定于9月3日。[4]

事实速览 君士坦丁四世, 东罗马皇帝 ...
Remove ads

早年

君士坦丁四世是君士坦斯二世瓦伦丁英语Valentinus (usurper)将军之女福斯塔英语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的长子。[5]654年,君士坦丁四世被册封为与其父共治皇帝,几乎可以肯定是在复活节(4月13日)。[6]他的出生年份不详[7],但通常认为大约在650年。[8]668年9月,君士坦斯二世在西西里岛遇刺的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四世登基成为皇帝。[9]

新皇帝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镇压梅策齐乌斯领导的西西里军事叛乱,这场叛乱导致了他父亲的死亡。[10]君士坦丁四世即位后7个月内,在教宗维达的支持下平息了叛乱[11],但这一成功被东部的动乱所掩盖。

早在668年,奥玛亚哈里发国奥玛亚王朝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收到了亚美尼亚军队指挥官萨博里奥斯英语Saborios的邀请,邀请他协助推翻君士坦丁堡的皇帝[12],于是穆阿维叶派遣儿子耶齐德率领军队攻打东罗马帝国。耶齐德攻抵迦克墩,占领了帝国的重要中心阿莫里乌姆[13]虽然这座城市很快就被收复,但阿拉伯人在669年又进攻了阿非利加总督区迦太基西西里[14]670年,阿拉伯人攻占了基齐库斯,并建立了基地准备进一步向帝国腹地发动攻击。[15]672年,阿拉伯舰队占领了士麦那和其他沿海城市。[16]此外在672年,阿拉伯人派遣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攻击君士坦丁堡。[16]趁君士坦丁四世为此分心之际,斯拉夫人围攻了塞萨洛尼基[15]

Remove ads

皇帝

Thumb
君士坦丁四世及其家人和皇室人物的镶嵌画。(拉文纳克拉塞的圣亚坡理纳圣殿

君士坦丁堡之围

现代史学传统上将阿拉伯人首次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时间定在674-678年,但新的史学重建将其日期定为667-669年。[17]663年,君士坦丁的父亲君士坦斯二世将皇宫迁至锡拉库萨,在此期间,大部分军队也迁至西西里岛[18] 此举使君士坦丁堡面临阿拉伯军队的威胁。早在662/3年,在穆阿维叶一世第一次伊斯兰内战中获胜后不久,阿拉伯人就已在马拉蒂亚边境地区开始对安纳托利亚发动袭击。据报道,其中一次由布斯尔·本·阿比·阿尔塔特率领的袭击到达君士坦丁堡,洗劫了其周边地区。同时,实力削弱的东罗马军队英语Byzantine army无力阻止阿拉伯人的入侵。情况对贵族、亚美尼亚军区将军萨博里奥斯来说十分有利,他获得阿拉伯人的支持后,便可以反抗帝国政府。穆阿维叶一世将萨博里奥斯视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并认为这是一个趁东罗马军队危急之际进一步入侵内陆的绝佳机会。尽管由于萨博里奥斯意外身亡,这项协同计划未能实现,但这并没有阻碍穆阿维叶推进他摧毁东罗马帝国的计划。667年,他率领大批军队发动攻势,向君士坦丁堡进军,而他的另一支军队则随舰队驶往君士坦丁堡。穆阿维叶将进军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军队的指挥权委托给了他的将军兼大马士革卡迪法达拉·本·奥拜德·安萨里。[17]

667年夏天,阿拉伯军队侵入东罗马领土,经过多次袭击和劫掠,于667年底抵达迦克墩过冬。同时,由穆阿维叶之子耶齐德指挥的由埃及和叙利亚舰队组成的阿拉伯海军也驶向君士坦丁堡,并于667年秋天抵达。耶齐德的同伴中有四位先知的同伴和麦地那贵族,即先知的堂兄、阿拔斯王朝的祖先阿卜杜拉·本·阿巴斯、第二任哈里发之子、圣训最重要的传播者之一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祖拜尔是先知妻子阿伊莎的妹妹,也是阿布·伯克尔的孙子,在680-692年内战期间成为未来的哈里发;根据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的说法,阿布·阿尤布·安萨里英语Abu Ayyub al-Ansari在先知逗留麦地那期间接待了他。[19]两支队伍到达君士坦丁堡城墙后会合,封锁了首都,尽管直到667年冬末才发动重大进攻,而只是对乡村进行了劫掠。668年春,阿拉伯军队的封锁线已不堪重负,首都在整个春季直至6月中旬都处于围攻之中。然而,众多阿拉伯军队在营地过冬后营养不良,很快便陷入了严重的饥荒,而天花疫情的爆发又使他们大量伤亡,迫使耶齐德匆忙解除了围攻。尽管如此,陆军和海军仍留在基齐库斯,在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乡村地区进行了小规模的战斗和袭击,之后于669/70年左右启航返回叙利亚

阿拉伯人首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引发了一系列事态发展。围城战结束后,君士坦丁虽然主要凭借的是当时的情况而非其军事实力,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由于君士坦丁堡遭到海上封锁,解除围城的消息尚未传到锡拉库萨,出于对最坏情况的担忧,皇帝最亲近的几位高级军官策划了一场阴谋,意图推翻君士坦丁,据说是出于对帝国存亡的担忧。无论如何,君士坦斯二世皇帝于668年7月15日遇刺身亡。皇帝驾崩后,这群密谋者在西西里拥立梅策齐乌斯为皇帝。[18]然而,叛军并未得到教宗维达的接纳,只有一部分军队支持他,而东罗马海军则在忠诚的权贵塞维鲁的指挥下返回了君士坦丁堡。668年末,海军抵达君士坦丁堡,这对君士坦丁四世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时机,因为君士坦丁四世此前没有任何主力军队,只有大约十艘船可供调遣,因此可以与阿拉伯海军平等对抗,而阿拉伯海军显然已经停止了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四世掌握了帝国海军的控制权,君士坦丁堡也摆脱了危险,于是他派遣他的两个兄弟兼共治皇帝率领一些军队西征,作为三兄弟战争前线的一个分队。[20]同时,从另一条战线,埃及总督马斯拉迈·本·穆哈拉德派遣他的舰队,由穆阿维叶·本·穆罕默德指挥。胡代吉·肯迪(Hudayj al-Kindī)率军进攻西西里岛,旨在破坏君士坦斯二世重组帝国在西方地位的努力。他率军对西西里岛发动了一些粗略的入侵,但与此同时,梅泽齐奥斯已向君士坦丁四世寻求帮助,此举最终导致他自取灭亡。当约600艘战舰抵达时,阿拉伯人避免了海战并撤退。君士坦丁四世在锡拉库萨登陆后,逮捕了梅策齐乌斯并将其斩首,其余支持者也被逮捕并被铐上枷锁遣送回君士坦丁堡。[18]

货币改革

Thumb
描绘君士坦丁四世的索利都斯(681-685年)

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四世之后及先前其父迁至锡拉库萨(据推测在君士坦斯二世遇刺后,帝国国库也随之转移,并可能遭到掠夺),君士坦丁四世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阿拉伯人对小亚细亚的袭击以及叙利亚大片地区的领土损失,也意味着一些重要矿产的损失以及用于铸造高价值货币的贵金属短缺。除了贬值高价值货币外,新皇帝还选择重新发行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的铜质富利币(follis),这意味着除了图像上的回归之外,硬币的重量增加了四倍。金属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铜质富利币的货币价值,并可能使梅策齐乌斯索利都斯(金币)变得多余,以便透过动摇货币价值来打击对手。然而,君士坦丁四世在他儿子出生的第二年就决定废除父亲的教会政策,不仅赐名查士丁尼二世,还进一步重组了货币体系的其余部分,使其在设计和布局上与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保持一致。君士坦丁四世大力宣传将自己比作查士丁尼一世,旨在为他的统治披上深刻的“帝国复辟英语renovatio imperii”的外衣。事实上,他实际上正是这样做的,因为帝国在672年至680年间取得了优势,并透过一系列对埃及和叙利亚的反攻,瘫痪了来自阿拉伯奥玛亚哈里发国的威胁。这结束了长达15年的连续劫掠和破坏,而穆阿维叶一世于680年5月6日去世,也彻底终结了这一局面。[17]

Remove ads

后期统治

Thumb
君士坦丁四世召开第三次君士坦丁堡会议。场景出自12世纪的《玛纳塞斯编年史英语Constantine Manasses》。

随着阿拉伯威胁的暂时解除,君士坦丁将注意力转向了教会,而教会当时正处于基督一志论东正教之间的两难。[21]680年11月,君士坦丁召开了第六次大公会议(也称为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15]君士坦丁亲自主持了会议的正式环节(前11次会议和之后的第18次会议),他和他的宫廷官员在场,但他并未积极参与神学讨论。 [22]这次会议重申了451年迦克墩公会议的教义。[来源请求]这解决了一志论的争议;对帝国来说这很方便,因为大多数一志论者现在都处于倭马亚王朝的控制之下。[15]会议于681年9月闭幕。[23]

由于670年代与阿拉伯人持续不断的冲突,君士坦丁被迫与西部的伦巴第人缔结条约,伦巴第人当时已经占领了布林迪西塔兰托[8]同样在680年,在保加尔人首领阿斯巴鲁赫的率领下,保加尔人渡过多瑙河,进入名义上的帝国领土,并开始征服当地社区和斯拉夫人部落。[15]680年,君士坦丁四世率领海陆联合部队对抗入侵者,并围攻了他们在多布罗加的防御营地。[24]由于健康状况不佳,皇帝必须离开军队,从而令军队陷入恐慌,最后被保加尔人击败。[25]681年,君士坦丁被迫承认默西亚行省保加利亚国,并缴纳贡金/保护费,以避免其进一步入侵帝国的色雷斯[21]因此,君士坦丁创建了色雷斯军区[8]

他的兄弟希拉克略提比略在其父亲统治期间曾与他一起加冕为奥古斯都(共治皇帝)[7],这一点也得到了民众要求的确认[26],但在681年末,君士坦丁割了他们的鼻子劓刑),这样他们就被认为没有资格统治。 [15] 有些人认为他当时将查士丁尼二世推上了皇位[8],但所有同时代的证据都表明,他是在685年7月10日君士坦丁驾崩后才成为皇帝的。[7][9]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