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廖亦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廖亦武(1958年8月4日—),笔名老威,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盐亭县,为中国诗人、流亡作家。他也是2012年德国书商和平奖得主[1]。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生平
总结
视角
1986年至1989年,他相继发表了《死城》、《黄城》、《幻城》、《偶像》等长诗。1989年3月开始,中国几十个城市爆发街头抗议。他参与六四事件,于6月3日的下午在天安门广场写下《大屠杀》这首诗。
1990年3月初,廖亦武组织剧组,筹备并拍摄了《大屠杀》的姐妹篇,诗歌电影《安魂》。再接下来的3月16日清晨,他和整个《安魂》剧组,大约10人左右,在重庆被国家安全局抓捕。后来他被判定为“政治犯”,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的罪名,坐牢4年。据他自述,出狱后,在父母家生活时,“警察几乎每天上门巡视我。他们没收过三次我的创作手稿,而每一次,我都重新再写一遍[2]。”
1999年初夏,廖亦武先后出版过两本书:《沉沦的圣殿——中国1970年代的地下诗歌故事》和《中国边缘人采访录》。随即,新闻出版局宣布该书为“反动书籍”,描写了社会的黑暗。警察甚至查抄了印刷厂,他的民间出版人也被列为追捕名单。2001年初春,他再次化名“老威”,出版了《中国底层访谈录》的60人删节本,结果出版社遭到整肃。
廖亦武曾16次被阻止出境,2008年,在他写作后来在台湾和法国出版的《地震疯人院——5月12日四川大地震记事》之际,从户籍所在地转回户籍关系,并拿到护照。即便如此,2009年以中国为主题嘉宾的法兰克福书展发给他邀请,他也被禁止出境而不能参加。2010年春的科隆文学,也有类似遭遇,廖亦武在机场被逮捕,同时接受数个小时的审问。稍后他公开向德国总理求救,终于在2010年9月,廖亦武首度被允许出境,来到柏林参加柏林国际文学节。而在2011年2月至5月,在多次要求出境不被允许的状况下,廖亦武终于在7月2日走过中越边境,然后5日自越南河内登机,于6日清晨飞抵德国。
2012年5月,廖亦武在柏林国际文学节的开幕典礼上,提醒各国作家关心藏区层出不穷的自焚事件,他首先回顾天安门事件那年3月发生的、已几乎被遗忘的拉萨大屠杀,当时寺庙的佛塔被士兵焚毁,喇嘛为了救火,在烈焰中被射杀,“给后继的自焚者开了可叹可泣的先河”。他们“一次次呼喊西藏自由,然后烧透汽油点燃自己,因为实在是忍无可忍”。“西藏人不间断地自焚,作为长期关注西藏的中国作家,一种愤怒和内疚夹杂的情感,让我迫不及待想做点什么”。[3]
2012年10月在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典礼上,廖亦武称中国为“灭绝人性的血色帝国”、“地球灾难的源头”和“无限扩张的垃圾场”。他说:[4][5]
我也在这里发布这个帝国的死讯。因为它屠杀孩子,所以必须分裂。....
我们眼下的独裁中国,在远古先贤们所处的春秋至战国前期,早已分裂成几十个国家。几百年里,虽然相互吞并的战火不断,但国学界公认,这是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辉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异常活跃,言论异常自由,各类学术并驾齐驱,史称“百家争鸣”。....
以国家统一为名,中国历史上的血案数不胜数。....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独裁统治的终极王牌,多少罪恶借此而公然大行其道。....
在古代,新疆、西藏、内蒙和台湾,都是异域。....藏人为什么要频频自焚呢?如果他们是一个与四川和云南接壤的国家,不受到来自独裁北京的弹压,恐怕这个能歌善舞的高原种族永远想不到要惹火烧身。
为了孩子不再死于无辜,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为了母亲不再无辜地失去孩子,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为了中国各地的人们不再流离失所,沦为世界各地的累赘,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为了叶落归根,为了将来有人守护祖宗的墓园,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和安宁,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2013年1月22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对他的采访,评论中国现状。他表示不看好中国的改革前景。当被问道:你怎么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变化?他说“中国,这个帝国应该解体。我梦想,中国分裂成二十多个不同的小国。如果你看看中国的历史,分裂时期总体上比合一的时期长。而在分裂成几块的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出最强的光芒。也就是这段时期当中,中国出现了大思想家,如:老子、孔子等人。我们为何需要忍受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人投票选举出这些的领导人,所以他们不能代表任何人。不是这些领导人可以改变中国,而是由中国老百姓来改变中国。”[2]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