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福义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福义祠(或广福祠),俗称百姓庙(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间供奉亡魂庙宇,位于香港岛上环太平山街40号,与磅巷交界。该祠建于1856年(清朝咸丰六年),专为来港谋生而客死异乡的华人设置灵位,现已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祠内至今保留当年客死异乡的华人神位,不得私下转让。
广福义祠内置有地藏王、太岁等神祇,定期举行法事颂经,超渡亡魂。广福祠由香港岛的坊众和殷商集资兴建,最初作为华人供奉祖先的祠堂,并为无法运回故乡安葬的先人设置灵位。 祠内正殿主祀地藏王,祈求亡魂安息,同时供奉济公活佛;后殿是坊众的百姓祠堂。后来,广福祠也成为了患病华人的临时收容所。
早期,广福义祠因经营不善,环境拥挤,卫生问题严重。1869年4月,一项调查揭露,祠内摆放祖先灵位的大厅中,病重垂危之人与尸体共处一室[1]。经英文报章报导相关问题后引起广泛关注。1869年,政府下令关闭该祠,事件促使香港华人关注医疗设施不足的问题,最终推动东华医院的创建。1872年,东华医院落成启用,除另设地点收容患病华人外,亦接管广福义祠的管理[2][3][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