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筑垃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築垃圾
Remove ads

建筑垃圾,又称建筑废物建筑废料,是指施工、翻新、拆卸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类型的碎屑和垃圾[1][2]建筑垃圾的某些成分,如石膏板则不应该填埋,因为石膏板在垃圾填埋场中分解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硫化氢。许多建筑垃圾是由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或未使用的砖块混凝土木材等材料组成。[3]摄入建筑废物对人体有害。回收再造建筑废物亦可致二次污染,危及健康。

Thumb
建筑垃圾

定义

在香港,建筑废物指任何建筑工程产生而最终被丢弃的物料。包括:“工地平整、掘土、楼宇建筑、装修、翻新、拆卸及道路等工程所产生的剩余物料”,并可以惰性及非惰性划分。惰性建筑废物又称公众填料,主要包括建筑碎料、瓦砾、泥土、沥青及混凝土;非惰性建筑废物主要包括竹类、木类、植物、包装废物及其他有机材料。[4]

成分

建筑废料的成分复杂,可包括微塑胶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二氧化钛、染料以及源自建筑物中使用的树脂和砖石饰面之各种化学物质和毒素,例如油漆、染色剂、灰泥、水泥浆、黏合剂和修补剂等,[5]以及金属玻璃、硬质塑料、石棉等等,[6]如人体摄入后有机会引致癌症及其他疾病。

Thumb
道路工程可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建筑粉尘。

循环再造

近年循环再造的概念相当盛行。不过,欠缺监管或周详考虑的建筑废物循环再造可致严重污染(或二次污染)并危及健康。

曾有澳洲媒体报导,很大部分新南威尔士的回收再造仿沙泥成品中含有可致癌的石棉,但碍于业界压力,相关监管整整十年都未有加强。[7]

根据香港路政署资料,香港自2004年开始已硬性强制规定在混凝土铺路砖中加入来自建造或拆卸工程所产生的碎石屎或碎石的循环再造集料,2010年起,道路维修工程合约中使用的环保地砖更必须加入循环再造之碎玻璃,署方并将测试提升循环再造碎玻璃的含量至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8]

另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