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内留斯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内留斯环形山
Remove ads

弗内留斯环形山(Furnerius)是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神甫地理学家数学家乔治·富尼耶英语Georges Fournier (Jesuit)(Georges Fournier,1595年-1652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事实速览 弗内留斯环形山, 坐标 ...

描述

Thumb
弗内留斯环形山的周边,月球正面区域图[2]
Thumb
阿波罗13号拍摄斯蒂维纽斯环形山(中间)和二座带明亮射纹系统的小陨坑斯蒂维纽斯 A(右)和弗内留斯 A(左)。

该陨坑西南偏南坐落了扬环形山、西北毗邻斯蒂维纽斯环形山亚当斯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北、南面则靠近夫琅和费环形山。弗内留斯月溪从该陨坑的东北坑底穿过,而它的西面和东北则分布着里伊塔月谷哈泽月溪[3]。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36.00°S 60.54°E / -36.00; 60.54,直径135.03公里[4],深度2.944公里[5]

弗内留斯环形山外观接近圆形,已明显经受到侵蚀和磨损,沿边缘覆盖了一系列的撞击坑,坑底显示有一些刻痕和凹槽。陨坑大部分的坑壁现仅略高于周边地形,其中南北二端部分最低,而东北侧几乎与相邻区域形成一体,但北侧壁上有一处壁顶高度达到3.5公里。坑内地表上分布有14座较醒目的陨石坑,其中最突出的是靠近北侧,内部有一座中央丘的卫星坑"弗内留斯 B"。弗内留斯环形山坑底中央已被玄武岩熔岩覆盖和抹平,形成一处幽暗的平坦斑块;东北部斜插了一道长约50公里,被称作弗内留斯月溪的沟纹,循西北向穿过了北侧坑壁。

1791年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曾绘制过一幅坑底南部坐落了一座低矮穹丘的弗内留斯环形山草图,但在后来的月球照片和观测中都没有发现该特征。

1993年日本绕月卫星-飞天号就坠毁在该陨坑附近。

Remove ads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弗内留斯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Thumb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
更多信息 弗内留斯, 纬度 ...
  • 卫星坑"弗内留斯 Q"约形成于酒海纪[1]
  • 卫星坑"弗内留斯 C"已被月球和行星观测协会(ALPO)列入《带有明亮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6](这显然是个错误, 应该是卫星坑"弗内留斯 A")。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