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尼泅鱼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尼泅鱼龙属(学名:Fernatator,意为“弗尼的游泳者”)是小胯鱼龙类已灭绝的一个属,生存于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该属仅有一个物种:普氏弗尼泅鱼龙(Fernatator prenticei),是北美迄今化石最完整的早侏罗世鱼龙类[1]。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弗尼泅鱼龙正模标本由汤姆·普伦蒂斯(Tom Prentice)于1916年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弗尼镇附近的弗尼组发现,编号为CMNFV 40398,是一副关节连接的不完整骨骼。该标本由美国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斯腾伯格于1931年首次报道,并装箱船运至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确切发现地点虽未记载,但仍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J. Morris)寻获。此地位于麋鹿河东岸,根据地层学及菊石生物地层学研究断定其隶属弗尼组下段,时间最可能为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1][2]。
2025年,朱迪·梅塞尔(Judy A. Massare)等人将CMNFV 40398建立为鱼龙目新属新种普氏弗尼泅鱼龙(Fernatator prenticei)。属名由发现化石的弗尼镇/弗尼组及拉丁语natator(游泳者)组成,种名则致敬化石发现者汤姆·普伦蒂斯[1]。
Remove ads
描述
弗尼泅鱼龙为中型鱼龙类。骨骼保存长度测为2.8米(9.2英尺),完整长度估计为3—4米(9.8—13.1英尺)左右。这件保存较差的标本嵌入石板中,仅骨骼左侧可见。颅骨背侧严重受压,部分区域采用石膏抹平。从巩膜环填满眼眶区域的一半来看,该标本应该属于一只发育成熟的个体[1]。
颅骨与喙骨上的特征表明,该属与其它几种早侏罗世鱼龙存在亲缘关系,包括同时期的鱼龙和切齿鱼龙。虽与其它几个属存在相同特征,但描述者仍将此标本认作独立属种,尽管该骨骼保存状况很差,对研究其解剖特征产生了阻碍[1]。
古环境
正如1978年被克里斯托弗·麦高文(Christopher McGowan)暂时归入鱼龙的标本CMNFV 9896所示,弗尼泅鱼龙所在的地层还存在着其它鱼龙物种。该地层发现的菊石包括具刺肋菊石和Pimelites,二者均为普林斯巴期伊贝克斯生物带(Ibex Zone)的标准化石[1][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