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拉基米尔·瓦连京诺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拉基米尔·瓦连京诺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Remove ads

弗拉基米尔·瓦连京诺维奇·亚历山德罗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1938年12月30日—?)苏联物理学家,全球气候模式的先驱之一,核冬天理论的倡导者以及核冬天理论的数学模型建立者。于1985年3月31日在西班牙科尔多瓦参与第二届无核地带英语Nuclear-free zone当局国际会议(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uclear Free Zones Local Authorities)时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1][2]

事实速览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夫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 出生 ...
Remove ads

研究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白皮书,亚历山德罗夫是一位专攻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家。1976年,他被要求舍弃原先的可压缩流等离子研究,转而往气候学发展。亚历山德罗夫在70年代后期被调派至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英语Dorodnitsyn Computing Centre的气候计算物理学实验室,与尼基塔·莫伊谢耶夫英语Nikita Moiseyev教授和亚历山大·M·塔尔科(Александр М. Тарко)工作[3]。他随后根据研究交流协议被派往美国,并在1978年、1980年和1982年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做研究,期间曾经使用过克雷1号英语Cray-1超级电脑。1983年,亚历山德罗夫在叶夫根尼·韦利霍夫的指导下,领导一个由20名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小组模拟核冬天情景[3]

作为全球气候模式的先驱,亚历山德罗夫于1982年提出了斜压式的数学解法[4],隔年他又与格奥尔基·L·斯坚奇科夫(Георгий Л. Стенчиков)一起使用该模型计算核战争的后果和发生核冬天的可能性[5],同年又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次科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其开发的大气海洋环流数学模型出乎科学家和军方的意料,显示在全球核冲突下温度急降的必然性,令亚历山德罗夫成为世界名人[6]。然而在核冬天情境中有着巨大贡献的两位物理学家理查德·P·图尔可和斯塔利·L·汤普森(‪Starley L. Thompson)却描述亚历山德罗夫和斯滕奇科夫的模型“薄弱且不充分”,是对“过时美国模型的粗糙演绎”[7]。后来他们撤回这些“严厉”的批评,转而赞同亚历山德罗夫的开创性工作,并称苏联模式与其他模式有着共同的脆弱环节[8]

Remove ads

失踪

亚历山德罗夫为何失踪以及他后来的命运仍然成谜,但目前已有多种推测[7][9][10][11][12]。根据《时代》1985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一些科学家怀疑苏联之所以对外推广核冬天情境,是为了向美国和欧洲内的反核组织提供一些新的手段以对抗美国日益提升的军事实力,而这也使亚历山德罗夫的失踪之谜更加扑朔迷离。其中一种理论是他已放弃推动核冬天学说,且有可能已被克格勃绑架,另一种则是已叛逃至西方国家[13]ProPublica气候及相关议题高级记者、前佩斯大学环境理解高级研究员安德鲁·列夫金英语Andrew Revkin更假设他是间谍,但未清楚是为苏联还是美国效力,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14]

亚历山德罗夫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同事指出,在前者打趣地表示自己如何自由存取设在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且引人觊觎的超级电脑Cray X-MP英语Cray X-MP后,美国签证机构反常地否认他们曾允许亚历山德罗夫使用军民两用的超级电脑,而这也确切地引证了他在苏联当局内部眼中已失去利用的价值。就在亚历山德罗夫失踪前的几个月,来自莫斯科的“某个人”曾试图以“电话”和上网方式访问这部功能强大的美国电脑[1]。在得知当时马德里没有报导的相关的失踪事件后,亚历山德罗夫在核冬天方面的同事,特别是包括艾伦·罗博克英语Alan Robock在内的美国团队达成了不报警的共识,理由在于他们相信亚历山德罗夫已叛逃至西方国家。罗博克后来懊悔地表示不应信守这许诺,让线索愈来愈渺茫,从而白白流失寻找亚历山德罗夫的机会[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