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兰克·维尔切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朗克·韦尔切克
Remove ads

弗兰克·安东尼·维尔切克(英语:Frank Anthony Wilczek,1951年5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西屋科学奖获得者,大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期间,他和他的导师戴维·格娄斯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中的渐近自由,他们因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粒子物理学凝聚体物理学都有所建树。

事实速览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出生 ...
Thumb
弗兰克·维尔切克。
Remove ads

生平

Thumb
弗兰克·维尔切克。

维尔切克出生于纽约州米里奥拉,他的祖先来自波兰和意大利。他在昆斯区上中小学。197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72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74年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中心任教授。此前他曾经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过。

1973年7月3日维尔切克结婚,两人有两个孩子。

弗朗克·韦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并于2021年11月中旬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3]

研究

1973年维尔切克在普林斯顿大学作为戴维·格娄斯的博士生时发现了渐进自由,即夸克之间的距离越近,其强相互作用越弱,假如两个夸克之间的距离极其近的话,那么它们之间的核力是如此之弱,以至于它们可以被看作是自由粒子。这个理论(休·波利策与维尔切克独立地发现了这个理论)对于量子色动力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维尔切克参与了轴子任意子、渐进自由、夸克物质色超导性量子场论的其它理论的发展。他的工作范围异常广泛,包括了凝聚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

他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

  • “纯”粒子物理学:理论与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 物质的特性:极高温度、密度和相态结构
  • 粒子物理学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 场论技术在凝聚体理论中的应用
  • 黑洞的量子场论。

参考文献

著作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