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曙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曙墓
Remove ads

张曙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音乐家张曙及其幼女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空袭炸死,葬于凉水井公墓,但其坟墓因工厂建设而遭到毁坏;其后,张曙父女迁葬至桂林七星区,即现时张曙墓的位置。

事实速览 张曙墓,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

张曙是一名音乐家,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12月16日来到桂林,创作支持抗日的歌曲。同月24日,他在文昌门福旺街一所民居里死于日军空袭,遇难时手抱幼女达真(幼女的年龄有争议,碑文提及她已四岁,一说指她为三岁)[1][2][3]。张曙遇难的经过有争议,一种说法指他与妻子出现意见不合,一家人吃午饭时响起空袭警报,他与幼女没有跟随妻子躲避,结果遭到炸死;另一种说法指,张曙只顾编修自己的作品,即使空袭警报响起仍拒绝与妻子去防空洞暂避,又因为室外大风而把发烧的幼女留在家里,最终遇难;也有说法认为,张曙一向不习惯躲避日军空袭,因而留在家中[1][2][3]

张曙的葬礼由另一位抗日音乐家郭沫若主持及致悼词,并由同样从事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常任侠介绍生平;葬礼完结后,张曙及其幼女的遗体被合葬至将军桥凉水井公墓,郭沫若为他题写碑文[1][4]。及后,凉水井公墓的张曙墓因工厂建设而遭到毁坏,被田汉等人在1942年发现[5]。田汉在抗日战争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关注张曙墓的情况,多次打听未果,后来在1956年亲自找到张曙墓的断碑;在家属同意下,张曙和女儿被迁葬至桂林七星区灵剑溪(迁葬的具体年份有争议,一说1956年,一说1957年)[1][3][6]。1963年10月,郭沫若重新为张曙墓书写碑文[6]

Remove ads

外观

张曙墓坐南朝北,墓外有一面总长11.2米、前宽7.7米、后宽9.5米、高1.2米的装饰围墙,台基有两层[6]。墓呈长方形三层结构,长5米、宽2.78米、通高1.35米,用混凝土建成,表面有红水泥砾石;墓的前方有一个以白水泥制成的花圈浮雕,后方是高1.76米、宽1.67米的长方形墓碑,墓碑嵌上了白色大理石[6]

保护

张曙墓在1966年被列入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在1980年12月获桂林市文管会维修、并重刻墓碑[6]。2000年7月19日公布为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7]

2012年5月,有民众发现张曙墓被用作晒药,墓碑周围铺满不同药材;这是由于张曙墓周边有不少店铺售卖药用植物,但附近缺乏用作晒药的平地,这些商家因而把草药拿来张曙墓[8]。此举被批评是不尊重烈士;文物稽查人员的负责人表示,在墓园晒药是不被允许的,将会在发现情况属实时教育违规民众[8]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