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耀南 (山东官员)
山东近代军事人物及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耀南(1901年2月5日—1974年10月5日),原名张星寿,字耀南,山东长清人,中国近代军事人物及政治人物,历任长清县抗敌后援会主任、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武装工作团团长、县长、泰西地区专员,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泰山林场场长、劳动大学校长等职。
生平
1901年2月5日,张耀南出生在山东省长清县张夏纸坊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街道纸坊村)的一个地主家庭。8岁时,张耀南开始到私塾读书。1916年,到长清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20年夏,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其间,张耀南受老师和宣传刊物影响,成为一名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1]。
1925年,张耀南为求教育救国和振兴实业,返回长清家乡,卖掉40多亩土地兴办学校。1928年7月,张耀南发动并带领家乡两千多农民到长清县城,与张宗昌政府的代理县长边兰舫开展抗苛捐杂税斗争。后来,张耀南被推选为长清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1929年,他到长清县立第一小学(东关小学)任教员。1930年,出任校长。在职期间,他聘任思想先进的教师,并经常与教员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2年秋,张耀南邀请中国共产党员庄东晓到校作报告[1]。1937年5月,张耀南经东关一小教员、中国共产党员董荣萱介绍,加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2]。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联络全县九所县立小学的校长们,就抗日经费问题向长清县教育科长王辑五提出抗议[1]。1937年10月,张耀南与夏页文等人共同发起成立长清县民众抗敌后援会,并任主任[3]。1937年底,张耀南发动青年学生和教师组成抗日武装力量[4],后携带枪支和捐款来到南坦山阎家楼加入由万晓塘、魏金三等人组织的抗日队伍[1]。
1938年2月,中共长清县坦山临时支部举行马湾起义,成立“山东抗日救国军”,张耀南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8年2月下旬,该部队改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张耀南被选举为参谋长。1938年5月,又改编为大峰山独立营,张耀南任营部副官。1938年10月[a],张耀南被选举为长清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负责筹备粮款武器和扩大队伍,于是动员全家参加抗战,成为大峰山根据地的一名主要创始人。1939年1月,经吴力践、孟可铭介绍,张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张耀南被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政委罗荣桓任命他为大峰山抗日武装工作团团长[1]。
1939年6月,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张耀南被选举为县长,并兼任长清县独立营营长。1939年11月,张耀南被选举为泰西专员公署第一任专员[1]。1940年,张耀南选为解放区出席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3]。1943年初,泰西、运东专署合并为泰运专署,张耀南任专员。1946年底,泰西、运东分置,张耀南任泰西专署专员[1]。1949年后,历任山东省泰安专区副专员、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山东省林业厅厅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共山东省第一、二届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一、二届人代会代表[3]。
1958年,因受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被免职。1959年9月,张耀南出任泰山林场任场长[3]。1960年,张耀南提出“营林管理和生产自救相结合”,使全场职工顺利挺过“三年困难时期”。1962年初,中共党组织决定恢复张耀南山东省卫生厅厅长的职务,但张耀南以“做大事,不求做大官”为信条,并未接受复职,仍担任泰山林场场长职务。1962年,山东社会主义劳动大学成立,张耀南兼任大学三分校校长[5][6]。1965年,泰山林场全面完成造林任务。1966年6月,受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劳动大学校内便贴满了批判张耀南的大字报,张耀南还曾被戴上高帽子游街、批斗,在批斗会上经常被侮辱、殴打[6]。1971年12月,张耀南获得“解放”[5]。不久确诊胃癌,住进泰安龙潭疗养院[6]。
1974年10月5日,张耀南因胃癌在泰安去世,终年73岁[1]。
Remove ads
纪念
张耀南去世后,安葬在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石麟山北坡的石麟山烈士陵园内[7]。
199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夏川主编的《张耀南纪念文集》[8]。
2024年,济南市长清区监察委员会联合济南市长清区教育和体育局、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廉洁文化剧目进校园”巡演活动,其剧目《做大事不做大官》以张耀南事迹为原型创作[9][10][11]。
备注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