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弧(1875年9月10日—1937年12月12日)[1]原名毓源,字岱杉、戴三,别号超观。浙江省绍兴府萧山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
张弧祖籍河南省开封府,生于浙江省绍兴府萧山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式壬寅科举人。此后,他在福建省任官,官至福建学务处总办、警察学堂监督。因不受闽浙总督松寿任用,张弧转赴东三省,在吉林省、奉天省从事盐务工作。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弧加入统一党。民国元年(1912年)5月,就任长芦盐运使。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张弧转任两淮盐运使。翌年7月,就任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筹备处处长兼盐政改良会会长。9月,升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民国四年(1915年)6月,他被免职,翌年4月至7月复任。
此后,张弧曾任侨工事务局局长。民国九年(1920年)8月,被任命为币制局总裁。翌年12月,梁士诒内阁成立,张弧任财政总长,兼任盐务署署长、币制局总裁。后来,他在颜惠庆临时内阁中继续任财政总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告假,事实上辞职。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他在高凌霨摄政内阁中继王克敏之后署理财政总长。此后在高凌霨临时内阁中继续任该职,因苦于应对“金佛郎案”,于11月辞职。
北京政府倒台后,张弧在大连居住。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他被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聘为顾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2日,张弧在天津病逝。享年63岁(满62歳)。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