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宪平

臺灣竹籐編工藝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宪平(1943年),苗栗县竹南镇人,台湾竹藤编工艺家,凭借家中蔺草编织事业之根基自学竹藤编技艺,并创竹藤编器仿古生漆髹涂技法,获人间国宝登录及国家工艺成就奖肯定。

生平

成长背景

家中三代皆从事蔺草编织。祖父的凉席编织技艺在苗栗苑里台中大甲颇负盛名,父亲开设工厂将草席量产化为经济模式。1967年继承家业从事蔺草编织工作,28岁时在日本接获委托找寻台湾竹编灯笼的厂商,但寻获之试作品,不甚理想。有鉴于儿时蔺草编织接触之经验,开始尝试自己试作,从材料开始到模拟民间器物制作,独自摸索出竹编之技艺,成为竹藤编织专家[1][2]

作品风格及影响

创作题材擅长自生活中获取,在传统竹编架构中,结合立体技法,自创竹藤编器仿古生漆髹涂技法,有助于延长及保护竹编艺品之生命。

作品类型主要可分为4种[3]

  1. 连续几何纹样编制。
  2. 雕刻般的立体编制,于表面呈现动、植物等立体纹样。
  3. 以展现竹材料的“轻、空”特性作品。
  4. 大型组合装置艺术。

创作之余也开始传承工艺技法及培育人才,1983年起开始在苗栗南庄乡公所传授原住民传统竹藤工艺,2000-2005大叶大学造型艺术系竹藤工艺讲师,2001东势农会担任竹藤编艺研习班讲师,2015劳动部-名师出高徒传习计划,2016-2017重要传统工艺竹藤编工艺-张宪平传习计划,2017亚太创意技术学院兼任工艺讲师。培育出潘三妹张凤奇程精钧等工艺家[4]

荣誉

1990年 荣获教育部颁发第六届“民族艺术薪传奖”

1990年〈藤编提篮〉作品获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

1992~1994 年 荣获文建会“民族工艺奖”三等奖、二等奖

1997年 参加文建会“民族工艺大展”展演

1997年 应邀于台湾省立美术馆举行“张宪平竹艺展”

1997年 参加美国纽约华盛顿“欢喜台湾周”展演

2002年 赴意大利罗马国立东方美术馆“马年特展”展演

2010年 获“台湾工艺之家认证”

2011年 获苗栗县政府登录认定为传统工艺“竹藤编织”保存者[5]

2016年 获文化部登录认定为重要传统工艺“竹藤编”保存者-人间国宝[5]

2017年 获颁“国家工艺成就奖[6][7]

作品

  1. 〈藤编提篮〉[6]
  2. 〈雅砌〉[2]
  3. 〈龙蟠〉[7]
  4. 〈春湖〉[8]
  5. 〈涟漪〉[9]

作品集及出版著作

  1. 《张宪平竹艺展》出版单位:国立台湾美术馆 出版日期:1997-05-24[10]
  2. 《纵横竹藤 : 张宪平的人与艺》 出版单位:中县文化 出版日期:2001-05[11]
  3. 《张宪平竹艺专辑》 出版单位:苗县文化局 出版日期:2003-03[12]
  4. 《经纬拾光─2021张宪平竹藤编织创作展专辑》 出版单位:国立彰化生活美学馆 出版日期:2021-07[13]
  5. 《藤绕的23种技法》 出版单位: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出版日期:2009-06,担任指导顾问、示范教学、资料协助[1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