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祯 (羽毛球教练)
中華民國教師、羽毛球教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祯(1909年—1983年)[a][1],男,辽宁人,台湾羽毛球教练、羽毛球运动推动者,其门下曾出过多位羽毛球国手、国家队教练,因而有“台湾羽毛球之父”之誉[b]。艺人张晨光为其孙。
生平
张祯来自辽宁,为空军足球运动员[2],在就读东北体专期间首次接触羽毛球,然当时认为“只有女生才玩羽毛球”[3]:91。张祯与家人随国军来到台湾后在基隆中学教授体育[4],由于校内羽毛球风气兴盛,他亦因经人指点而爱上羽毛球。1958年,经西螺中学教务主任引介前往西螺中学[c]任教[5],并着手推广羽毛球运动;1961年,西螺中学羽毛球队成立,成员有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3]。
台湾羽坛早年由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侨生称霸,在张祯于西螺中学积极推广羽毛球运动后,西螺中学培养出许多羽毛球好手,才逐渐打破此一局面[3]:79,其门下选手在全国赛占有一席之地,亦曾出现单届全国公开赛包揽全部单项冠军纪录[3]:91,这些选手之中也有多位在日后成为甲组球队、国家队教练,如台电教练侯贤哲、中油教练刘汉嘉、国家队教练翁坤荣、廖焜福、纪世清等[3]:92。1974年9月,张祯奉令退休,其学生程峻彦接掌西螺国中教练后,亦培育出甘荣益、李谋周等日后在台湾羽坛活跃之选手及教练[3]:45。张祯在西螺地区推广羽毛球以来,西螺出身之选手在台湾羽坛称霸十来年,遂有“西螺帮”之称[5][6],西螺在当时亦有台湾“羽毛球王国”名号[5][7]。
1974年,张祯所著之《西螺中学少年羽毛球史话》一书出版,书中记述其于西螺中学推展羽毛球的过程与想法[3]:2。
Remove ads
家庭
纪念
1998年,张祯的学生为纪念张祯与其对西螺羽毛球之贡献而雕塑张祯半身铜像,并于云林县立羽毛球馆建成后立于馆前[1],铜像下有“羽毛球之父-张祯老师铜像”字样[5]。
2004年,西螺国中为纪念张祯而举办“张祯杯全国国中组羽毛球锦标赛”[7],后称“张祯杯全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9][1]。
著作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