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彭瑞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彭瑞金(1947年),台湾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曾经担任中学教师。1947年,出生在新竹县北埔乡。青年时期因撰写锺肇政研究,获锺肇政赏识,缔下其与台湾文学的姻缘,而后长年投入台湾文学的评论与研究工作中。1982年,获得巫永福评论奖。1991年,出版《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1]

生平

1947年,出生在新竹县北埔乡。曾任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专任教授、系所主任,2018年初校方为其办理荣誉退休仪式、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台湾笔会理事长。其研究与评论获奖无数,曾获台北市西区扶轮社所颁之台湾文化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行政院客家委员会颁发客家贡献奖、及高雄市政府颁发之高雄市文艺奖等殊荣。[2]研究领域为台湾文学史、文学评论、台湾客家文学、台湾原住民文学等。

著作

更多信息 书名, 出版社 ...
Remove ads

评价

在还没有成立“台湾文学系”的年代,想了解台湾文学,除了叶石涛写的《台湾文学史纲》外,另一本就是彭瑞金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 ;彭瑞金终生投入台湾文学研究工作,做研究、写评论、办杂志、教书,著作等身,在台湾文学领域中,彭瑞金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3]学者赖松辉认为,彭氏自1980年完成其第一部评论集《泥土的香味》以来,即以对台湾文学的评论闻名于台湾文学界。而他所撰写之《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一书,“更是早期台湾文学爱好者必读的经典佳作。”[4]学者江宝钗认为,于1991年,《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的出版,是深化了作家叶石涛过去在《台湾文学史纲》中的文学意见。而该书的内容,也呼应了叶氏所念兹在兹的台湾主体意识[5]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