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彰化市牛埔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彰化市牛埔遗址是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八卦山北端的一处考古遗址,在遗址挖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清领时代的陶器、石器等多件文物。牛埔遗址在1992年首度被发现,是彰化县境内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考古遗址[1]。
介绍
牛埔遗址位于彰化市牛埔里的八卦山台地,范围约有43公顷,由赵金勇、锺亦兴在1992年首度被发现[2],当时已发现了400多件石器以及约5,000块陶器破片。陶器大致可以分为大坌坑文化、牛骂头文化、营埔文化、番仔园文化四大类。石器包括磨制或打制的石锄、石片器、巴图形石器、石刀、石锛、两缢型网坠等[1],推测约从4500年前即有人类居住于此。在2009年的挖掘调查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考古研究助理刘克纮在此挖掘到早期人类的房屋、墙壁,以及10多件来自花莲丰田所出产的玉材,和其他石器[3]。
在当时调查时,牛埔遗址西侧边缘已遭挖掘破坏,其断面可见文化层,而凤梨田一对遗址造成相当的损害[2]m。其在2008年12月遭到工程开挖破坏,使多件文物暴露于地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紧急派人前往抢救文物,而彰化县文化局之后即勒令社区别墅兴建工程停工[4]。
考古学家在1995年调查时,即建议将牛埔遗址列为古迹;而彰化县文化局在2008年的调查报告中,亦建议将其列为国定古迹。后来,牛埔遗址于2018年12月24日被登录为彰化县定考古遗址。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