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得分 (棒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得分(英语:Run),是棒球运动中的一个名词,指打者将投手投出的球击出到界内,使跑者依序从一垒二垒三垒本垒经过的方式称为棒球的得分方式,一般每个打者完成此动作时皆算1分。

图示说明
图示 代表意思 可能情况
Thumb 打者尚在打击区 打者刚进入打击区
打者被投手三振
打者选到四坏球保送
Thumb 打者上一垒 安打上垒
牺牲触击
野手选择
Thumb 打者上二垒 安打上垒
牺牲触击(较不可能)
野手选择
盗垒
Thumb 打者上三垒 安打上垒
牺牲触击(较不可能)
野手选择(较不可能)
盗垒
Thumb 打者回本垒 本垒打
牺牲触击(较不可能)
野手选择(较不可能)
盗垒(较不可能)

如上五个图即为跑者从一垒、二垒、三垒到本垒经过的方式称为棒球的得分方式。

如果打者上垒后被换代跑,而代跑者回到本垒得分时,则记代跑者1得分。在一些外语的棒球影片中,因为翻译者未必懂棒球,故偶有将“得分”(系指该"跑者"跑回本垒所得的分数)与“打点”(指该"打者"将垒上的跑垒员送回本垒,某些情况也可能是自己,详见"本垒打"所得的分数)混淆的情况。

Remove ads

棒球规则条文

当跑者回本垒得分后,若在投手进行下一次的投球之前发生以下情况,则得分必须取消:

  1. 防守方对得分的跑垒员进行促请裁决,使其遭宣判出局。
  2. 发生妨碍守备的状况,如:界内球触及野手前,在界内区域触及跑者(该跑者被宣判出局);打者跑在本垒与一垒之间的后半段,跑出三呎线外侧或跑入界外线内侧,裁判员认为对一垒的传球采取接球动作之野手产生妨碍(该打者被宣告出局);跑者妨碍了正欲处理击出之球的野手。以上几种情况,跑者须返回原垒(除非打者未出局而进占一垒,造成被迫进垒的状况)
  3. 打者击出的球被判定为界外球。
  4. 打者击出飞球遭到接杀,该半局因此结束。
  5. 打者或任何强迫进垒的跑者在抵达次垒前被封杀或触杀出局,该半局因此结束。

打点的记录 (棒球规则10-4章)

击球员的安打牺牲触击高飞牺牲打或因内野球的出局,及野手选择等,致使跑垒员得分,或在满垒时因四死球;妨碍打击及妨碍跑垒而致使击球员成为跑垒员之故,使跑垒员给予本垒得分的记录时,击球员均给予打点的记录:

  • 无跑垒员时,击球员击出本垒打者,记录为打点一。垒上有跑垒员,击球员打出本垒打时,应记录以该本垒打所获得之得分数相等的打点数。(因此,本垒打之打点数=当时在垒之跑垒员人数+1)
  • 无出局或一出局,若处理击球的野手失误时,三垒跑垒员得分者,应判断其如无失误,跑垒员是否能得分,若无失误而认为仍可得分者,击球员给予打点;反之则无打点。
  • 击球员打成为顺封双杀或逆封双杀滚地球,纵然使跑垒员返回本垒,但该击球员不给予打点,但是队伍得分照算一分。
  • 击球员如击出双杀,致使第一出局成立后在一垒(或一垒以外的垒)要使第二出局的传球因野手漏接之故,该野手被记录为失误时,纵然跑垒员得分,对于击球员仍不给予打点。
  • 野手持球过久或做无作用的对垒传球造成跑垒员得分时,记录员对击球员是否给予打点,应参酌下列基准决定之。即跑垒员不管其失虑行为继续跑垒而得分者,对击球员记录为打点,但如果跑垒员一旦停止,发现此失虑行为后,再继续跑垒而得分者,应记录为因野手选择的得分,对击球员不给打点。[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