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国历史 (1945年—1990年)

冷戰時代分裂為兩個國家的德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国历史 (1945年—1990年)
Remove ads

1945年至1990年的德国历史,或称德国战后时期(德语:Nachkriegszeit in Deutschland),是指1945年纳粹德国二战同盟国击溃后未久,因冷战的世界局势而国家分裂,至1990年重新统一德国历史

事实速览 西德, 东德 ...

概述

当纳粹德国于二战被击败而垮台后,4个同盟国分区占领德国,分别由3国占领德国西部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至于位于苏联占领区境内的首都柏林,则同样由同盟国分区占领。德国被剥夺了战争收益,东部领土波兰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所夺取,西南的萨尔兰则被剥离为法国保护领。在战争结束时,德国有大约800万外国流离失所者[1],主要是强迫劳动者和囚犯,包括来自集中营系统的大约40万人[2];更多的幸存者,他们死于饥饿、恶劣的生活条件、谋杀或被处死。中欧东欧超过千万的德裔难民,无论是定居者或殖民者,均全面被驱逐至战后的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地区[1]。大约900万德国人是战俘,其中许多人被迫作为强迫劳动者数年,为德国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国家提供恢复原状,并从德国移送一些工业设备作为赔偿。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作为冷战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前线之一,从东西部分属同盟国两大占领区,演变至1949年分别建立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政权

在经历了1950年代的莱茵河奇迹后,西德成为欧洲最繁荣的经济体。西德在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领导下,与法国、美国、以色列等西方盟国建立了牢固的关系。西德也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今欧洲联盟)。相对的,东德是东方阵营中经济发展较佳的国家,但由于其采用苏联式的中央计划经济而停滞不前;秘密警察(史塔西)严密控制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柏林墙的筑起(1961年)则结束了不断向西部涌入难民的状态。作为苏联的友好国家,东德加入了华沙公约组织。1980年代末期,随着东德的政治及经济和平转型(包括标志性的柏林墙倒塌),在战后德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解决后,德国于1990年重新统一,象征德国重新迈入世界大国之林。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