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心灵融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心灵融合:一生的旅程背后的秘密》(英语:Mind Meld: Secrets Behind the Voyage of a Lifetime)是一部2001年美国纪录片,由演员威廉·夏特纳及里安纳·尼姆主持,他们在1960年代播映的电视剧《星际争霸战》、1970年代播映的动画系列本以及其后的电影续集内,皆分别扮演着詹姆斯·T·柯克和史波克。夏特纳及尼姆在片中讨论了科幻影视系列《星际旅行》及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他们与《星际旅行》的创作人吉恩·罗登伯里的不同之处,以及夏特纳与其他演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等内容。此外,尼姆更首次在片中公开表示自己在拍摄《星际旅行》时与酗酒挣扎,而夏特纳则谈及他第三任妻子内赖·基德(Nerine Kidd)之死(她在1999年因酗酒而在游泳池内意外溺毙)。
《心灵融合》的出现是为了宣传夏特纳的个人网站。本片的拍摄工作是在2001年9月5日于尼姆的家中进行,并由配音员比利·赖克斯特担任旁白。本片的标题《心灵融合》是源自《星际旅行》内瓦肯人特有的心电感应能力。2001年11月6日,本片在夏特纳的个人网站上公开发售,与电影版《星际旅行》的导演剪辑版发布的日子相同。其后,因为在片中某一场景出现了意外的声音,使其在粉丝之间及广播节目《早晨动物园》内成为放屁幽默的热门话题。而夏特纳在多次采访中否认自己是这种声音的来源,之后更与本片的导演彼得·杰森(Peter Jaysen)一同将其归因于现场设备出现问题。
《心灵融合》在发行后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娱乐周刊》的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把本片评为“F”级,并表示唯二可能会观看本片的人是《星际旅行》的极端粉丝及有兴趣听到夏特纳放屁的人。杂志《Video Business》的劳伦斯·勒曼(Laurence Lerman)则称赞本片没有“重新整理长期以来在拍摄《星际旅行》时所发生的轶事及幕后回忆”,而是处理如酗酒、职业困境及演员在拍摄该剧集系列时所发生的冲突等话题。
Remove ads
内容
威廉·夏特纳及里安纳·尼姆分别在1960年代播映的电视剧《星际争霸战》[注 1]及1970年代播映的《星际旅行:动画系列》内,分别扮演着詹姆斯·T·柯克和史波克,其后在1979年至1994年间他们亦拍摄过数部《星际旅行》系列电影[2][3][4]。在《心灵融合》中,夏特纳及尼姆讨论了《星际旅行》的媒体连锁以及其持久的成功[2]。除了旁白之外,本片完全是由夏特纳及尼姆的对话所组成[5]。他们所讨论的大部分主题都是受到粉丝的网上问题的启发[6]。本片从尼姆家中的后院开始,两人坐在露台椅子上,然后场景移至尼姆的图书馆,馆内收藏了为数不少的纪念品[1][7]。
本片把重点放在《星际旅行》对夏特纳及尼姆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他们互相采访,并分享了他们被演艺名声所掩盖的真实生活体验[2][8]。夏特纳及尼姆谈及了《星际旅行》的起源及在剧中饰演倫納德·麥科伊的演员德福雷斯特·凯利之死[9][10]。夏特纳及尼姆还讨论了在《星际旅行》中演员彼此之间的互动及冲突[2]。另外,夏特纳及尼姆均表示自己与《星际旅行》的创作人吉恩·罗登伯里之间的关系紧张,并指剧集的其他演员都不喜欢夏特纳[11][12]。而在这些演员之中,只有饰演妮欧塔·乌乎拉的演员尼切尔·尼科尔斯的名字被提及[5]。夏特纳其后说:“我从来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起因。也许那是他们不满我的原因。我从未完全理解困扰他们的是什么。”[11]
夏特纳及尼姆皆认为在拍摄《星际旅行》时有着不少的个人压力,更对他们的家庭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13]。片中的对话主要由夏特纳负责引导,他更鼓励尼姆谈论早年作为演员时的奋斗过程,以及长时间扮演外星人的内心动荡等问题[11]。尼姆表示自己花了一段时间去适应,并指“当我意识到自从《星际旅行》播出后,我就再也不必担心工作时,我摆脱了所有的愤怒”[7]。其后尼姆更首次在本片内公开透露,他在拍摄《星际旅行》剧集系列期间成为了酗酒者[14]。尼姆指他可能是在拍摄该系列剧集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养成了饮酒习惯,并在每天拍摄结束时让他的秘书将酒倒在纸杯中供他饮用[15][16]。尼姆后来更暗示他的酒精依赖可能源于与第一任妻子桑德拉·佐伯(Sandra Zober)的婚姻恶化[15][16]。之后,尼姆表示自从他在1987年与佐伯离婚并在1988年与女演员苏珊·贝结婚,他便滴酒不沾[14]。
夏特纳表示拍摄《星际旅行》时很费力及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这导致他与第一任妻子格洛里亚·兰德(Gloria Rand)离婚[14]。夏特纳其后描述了他对新伴侣的要求,而其中一项则是必须为《星际旅行》的女演员[11][14]。夏特纳还谈到父亲约瑟夫·夏特纳(Joseph Shatner)及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内赖·基德(Nerine Kidd)之死,后者在1999年因酗酒而在游泳池内意外溺毙[6][17]。夏特纳回忆起尼姆曾经对基德的酗酒问题表示担忧,并在他与基德结婚一事上曾给予警告[17]。之后,夏特纳及尼姆都表示虽然他们为《星际旅行》取得成功感到高兴,但不希望他们的隐私会因演艺名声提高而被侵犯[5]。他们还描述自己因《星际旅行》内的演出而被“定型”,并表示这对他们的演艺事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13]。夏特纳亦讲述了他对参与科幻大会的感觉,起初他认为粉丝会以他所饰演的角色的名字来称呼他,但最后粉丝们是以其本名来称呼他,这令他感到惊喜[5]。影片最后以尼姆搭著夏特纳的肩膀向他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结束[7]。
Remove ads
制作

《心灵融合》是作为夏特纳个人网站的宣传品而拍摄而成的[2],该网站提供了夏特纳的粉丝俱乐部的季度通讯、定期更新夏特纳的个人生活资讯以及上载他与大猩猩Koko的照片[18]。夏特纳表示另一个使他们决定拍这部纪录片的原因是尼姆开始明显地衰老[5][注 2]。夏特纳询问尼姆是否愿意在电影中讨论自己的酗酒经历,尼姆同意[15]。尼姆其后表示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过去的酗酒经历,并指在本片内讨论这话题是一个“提供一些对某些人可能有用的资讯的机会”[9]。
影片拍摄于2001年9月5日开始,在导演彼得·杰森(Peter Jaysen)的指导下,以高清摄影技术在尼姆的家中进行拍摄[19][20]。本片由Creative Light Entertainment制作,而该公司在次年又制作了另一部纪录片《史丹·李的突变体、怪物和奇迹》,由电影导演凯文·史密斯采访漫威漫画负责人史丹·李[21]。本片没有剧本,因此夏特纳及尼姆两人的对话是随意的[22]。本片的旁白由资深配音员比利·赖克斯特担任,并负责读出本片的标题[23]。虽然制作团队拍摄了大约两小时的片段,但大部分没有使用,最终片长定为75分钟[1][24]。夏特纳在接受科幻杂志《Starlog》采访时说:“我不认为……任何东西都因为过于个性化或煽动性而被删减。编辑只是为了时间”[9]。本片的标题“心灵融合”源自《星际旅行》内的虚构能力,身为瓦肯人的史波克能使用这种特有的心电感应能力与他人达成心灵相通[1]。夏特纳把本片的内容概括为“两位朋友一对一交谈”[25]。
Remove ads
发行
2001年11月6日,《心灵融合》以VHS及DVD形式在夏特纳的个人网站上发售[5][12][24][注 3]。无独有偶,当日亦是电影版《星际旅行》的导演剪辑版发布的日子,而此前夏特纳及尼姆皆承认当初上映的电影版未如理想[27]。本片的DVD版本提供了宽屏和全屏选项、杜比数码环绕声及一段五分钟的花絮[28]。此外,与本片相关的T裇能在夏特纳的个人网站上购买[29]。本片的发行亦导致演员威尔·惠顿[注 4]把他的科幻漫画即兴剧公司的名字由“Mind Meld”改为“EarnestBorg9”[30]。
夏特纳在《心灵融合》内指剧集《星际争霸战》像卡通片,但其后他接受记者访问时则表示“我从来没认为它一部卡通片”[31]。2002年2月,夏特纳在电视节目《拉利金现场》内接受主持访问时,表示《心灵融合》与1981年的喜剧《与安德烈晚餐》相似,并指他及尼姆皆希望制作更多类似的电影[22]。尼姆指本片会有助《星际旅行》的粉丝更深入地了解他与夏特纳的关系,以及一些粉丝们从未听说过、有关他与比尔(夏特纳的别名)之间的琐事[6]。2002年4月,本片在新港滩电影节上放映[32]。两年后,首六部《星际旅行》电影以特别版套装形式重新发行,而本片亦特别收录在内[33]。
在本片大约52分47秒,当夏特纳谈到有部分参与演出剧集《星际旅行》的演员不喜欢他的时候,他在椅子上动来动去,然后在场的收音设备意外收录了一道疑似放屁的声音[11]。显然,电影制片人没有留意到这种声音[1]。2001年10月10日,《纽约邮报》的记者亚当·巴克曼(Adam Buckman)在媒体上提到这件事,并指他向为超过6位同事播放了该声音,而他们皆同意夏特纳是声音的来源[7][20]。这个场景更在《星际旅行》粉丝之间及广播节目《早晨动物园》内成为放屁幽默的热门话题[1][11]。后来,电影评论家们在本片52分钟至结束前的这段时间内,发现了不多于6道的类似声音[11]。
电台主持人霍华德·斯特恩曾经在他的电台节目上多次播出该声音,其中包括2001年11月13日夏特纳在其节目上宣传即将播映的电视节目《铁人料理美国版》的时候[20][33]。当斯特恩向夏特纳询问该声音的来源时,夏特纳则表示是由在场的收音员所发出[33]。另外,在夏特纳的个人网站上亦有网民宣称该声音源于收音支架吱吱作响[11]。2001年11月14日,在柯南·奥布莱恩主持的《柯南·奥布莱恩深夜秀》上,夏特纳直指巴克曼假设自己是声音的来源而非尼姆,这是一种“令人发指”的行为[33]。而奥布莱恩则回应他:“你是舰长!你要击败他!这是你的责任!”[20]由于奥布莱恩进一步向夏特纳施加压力,夏特纳只好暗示该声音可能是狗叫声或鸟叫声[20]。根据导演杰森的说法,该声音并非由夏特纳发出,可能是摄影机移动时令电缆互相摩擦而造成的[19]。2002年9月,夏特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声音可能是由机器发出,只是在场人士未有留意,并指“争论结束了”[34]。
2006年,美国作家吉姆·道森在他的书籍《Blame It on the Dog: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Fart》内,以一整章的篇幅来描述了夏特纳在《心灵融合》内疑似放屁的事,而道森更把其比作是有人踩到犸梵的声音[1][注 5]。电影评论网站DVD Talk的G·诺埃尔·格罗斯(G. Noel Gross)则比较了这种声音与青春期男孩观看色情作品所带来的兴奋感,亦比较了该片段与泽普鲁德影片之间的审查水平[11]。
Remove ads
评价
《心灵融合》在发行后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纽约时报》的莎拉·斯洛博达(Sarah Sloboda)称本片“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观众能看到演员那被其经典角色所掩盖的真实面貌,以及使他们成为朋友的共同经验”[2]。电影评论网站DVD Talk的G·诺埃尔·格罗斯(G. Noel Gross)称赞了本片的质素,但同时批评了DVD版的功能[11]。另外,格罗斯亦指“即使他们谈到了一些较为沉重的话题,但在交谈期间仍然充满了热情、欢笑及幽默感”[11]。
《橙县纪事报》(Orange County Register)的赖克恩·佩里(Vern Perry)称本片令人着迷,并指其巧妙地融合了幽默感和严肃感[28]。佩里表示两位演员在谈论自己脆弱的个人生活时令人感动,特别是当尼姆谈论他的酗酒经历的时候[28]。周报《OC Weekly》的格雷格·史塔奇(Greg Stacy)则指本片“使人深深着迷”,并说“夏特纳及尼姆之间的感情是明显而且感人的”[32]。
杂志《Video Business》的劳伦斯·勒曼(Laurence Lerman)称赞本片没有“重新整理长期以来在拍摄《星际旅行》时所发生的轶事及幕后回忆”,而是处理如酗酒、职业困境及演员在拍摄该剧集系列时所发生的冲突等话题[12]。《今日美国》的迈克·克拉克(Mike Clark)赞扬了夏特纳的采访能力,并指本片很吸引[27]。克拉克亦表示夏特纳及尼姆的对话“很坦率”,但其后补充指夏特纳“自以为是”[27]。另外,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将本片概括为“两位绅士坐在一起聊天”[13]。
《娱乐周刊》的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把本片评为“F”级,并表示除了《星际旅行》的极端粉丝外,唯一可能会观看本片的只有有兴趣听到夏特纳放屁的人[36]。布朗亦表示本片“看似无穷无尽”,并指夏特纳及尼姆之间的讨论显示他们只是“纯粹的自吸收,可与黑洞相媲美”[36][35]。另外,根据一篇由记者约翰·亨塞尔(John Henzell)为新西兰《新闻报》(The Press)所撰写的报导,指本片的预告片非常重视主题,以致其变得有点滑稽[18]。
Remove ads
注释及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