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尾绿鹦鹉

舊世界鸚鵡科快速鸚鵡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快速鸚鵡
Remove ads

红尾绿鹦鹉学名Lathamus discolor,英语:Swift Parrot,台湾作快速鹦鹉),又称雨燕鹦鹉,是鹦鹉目鹦鹉科红尾绿鹦鹉属下的唯一一种鸟类。[3]这个物种栖息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桉树林地区,1月—5月间会迁徙至澳大利亚本土越冬,其余时间则在塔斯马尼亚度过,少数个体为全年留鸟。[4][5]因其繁殖地遭受相当大的危害,且数量正急遽下降,被列为极危物种[6]

宽尾鹦鹉族

红尾绿鹦鹉属

辉鹦鹉属

翎冠鹦鹉属

长尾鹦鹉属

玫瑰鹦鹉属

环颈鹦鹉属

红腰鹦鹉属

蓝额鹦鹉属

红顶鹦鹉属

金肩鹦鹉属

Platycercini
2023年所建立的支序图[7]
事实速览 红尾绿鹦鹉, 保护状况 ...

该物种由英国动物学家乔治·肖于1790年以Psittacus discolor的名称描述,归于非洲灰鹦鹉属下。[3][8]1830年,法国博物学家勒内-普里梅韦勒·莱松将其归类至一个新属下,并在1827年时被指定为该属的模式种[3][9][10]其属名Lathamus来自英国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11]:219-220种加词discolor来自同字的拉丁语,意为“不同颜色的”。[11]:137

红尾绿鹦鹉体长约23—25.5厘米,体重约50—74克。[4][5]成鸟拥有翡翠绿色的体色,蓝色的头冠,鳞片状纹路的黄色腹部,翅膀上的主要覆羽和初级飞羽呈深蓝色,翅下则有特别的橙红色羽毛。[4][5][12]雌鸟与雄鸟外观相似;而幼鸟颜色较为暗沉,红色较少。[4]鸟喙宽平均约8.0毫米、深平均约13.7毫米、嘴峰长平均约15.8毫米;翼长平均约123.0毫米;跗跖约14.3毫米;尾长约119.8毫米。[13]

这个物种主要是树栖性的鸟类,以花蜜花粉为食,且舌头就像吸蜜鹦鹉一般为毛刷状。[4][5]其繁殖季介于十月至隔年一月之间,在树洞内筑巢,每窝产3—5枚卵;卵约20天孵化,再约6周后幼鸟可离巢,10周后可独立。[4][5]它们通常以小群出现,经常在树间迅速穿梭,其极快的飞行速度及不规则的飞行路径让红尾绿鹦鹉在飞行时可以使人可听见呼啸声,并因此得名。[5][14]

2011年时,研究人员估计红尾绿鹦鹉的种群数量仅约有2000只左右。[6]因其繁殖范围仅限于塔斯马尼亚,除了栖息地的丧失和改变之外,外来的蜜袋鼯对其巢穴造成相当大的危害。[6]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高速的种群下降趋势,将红尾绿鹦鹉列为极危物种。[1][6]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