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性格测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性格测试是一种评估人格心理建构(英语:psychological construct)的方法。 大多数性格评估工具(尽管被粗略地称为“性格测验”)实际上是内省的(即主观的)自我报告问卷(Q 数据,就 LOTS 数据而言)措施或生活记录的报告(英语:life records,又称L数据) ,例如等级量表。[1][2]
尽管雷蒙德·卡特尔 (Raymond Cattell) 和他的同事弗兰克·沃伯顿 (Frank Warburton) 编制了一份包含 2000 多个可用于构建客观人格测试的独立客观测试的列表,但构建实际人格表现测试的尝试非常有限。[3] 然而,一个例外是客观分析测试组合(英语:Objective-Analytic Test Battery),这是一种效能测试,旨在定量测量 10 个因素分析识别的人格特质维度。[4][5] L 数据和 Q 数据方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项目透明度,评级量表和自我报告问卷很容易受到动机和反应扭曲(英语:response distortion)的影响,从缺乏足够的自我洞察力(或对他人有偏见的看法)到彻头彻尾的掩饰(假装好/假装坏)取决于正在进行评估的原因/动机。[6][7][8]
最初的人格评估措施约制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0年代[9],旨在简化人员招募过程,特别是在军队。[10] 由于这些早期努力,已经开发出各式人格量表和问卷,包括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MMPI)、十六种人格因素 (16PF)、Comrey 人格量表 (英语:Comrey Personality Scales) 等。[11][12] 尽管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 (MBTI) 在职场咨询领域特别受欢迎,但它存在许多心理测量(英语:psychometric)方面的缺陷。[13] 相比之下,人格五因素模型和HEXACO模型是由经验过程和独立同行评审塑造,该些模型显示之结果往往一致,使用模型做出的预测可以被重现。[10] 然而,基于人格五因素模型的工具,例如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14],因仅对应正常人格领域中少于三分之二的已知人格特质变异而受挑战。[15][16][17]
许多心理学家表示,由于各种原因,将对人格的分析研究简化为问卷调查成果将产生重大偏误,因为个人对应的型别可能会日复一日地变化。[10] 有时,有些商业人格测试提出特别的问题,例如询问受测者对某种颜色何反应,并尝试根据答复进行推断,这类推断结论有涉入伪科学之风险。[10]
据估计,美国性格评估行业每年的价值在 2 到 40 亿美元之间(截至 2013 年)。[18] 人格评估被广泛运用,包括个人和婚姻咨商、临床心理学、法医心理学、校园心理学(英语:School psychology)、职业咨询、聘雇测试、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