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恐怖小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恐怖小说(英语:horror fiction)是一种旨在扰乱、惊吓或恐吓观众的推想虚构作品,通常分为心理恐怖和超自然恐怖两个子类型。文学史家J·A·卡登于1984年将恐怖故事定义为“一种长度不定的散文小说……它震撼甚至吓唬读者,或者可能引起厌恶或憎恶的感觉”[1]。恐怖小说旨在为读者营造一种诡异而可怕的氛围。通常,恐怖小说的中心威胁可以被解读为对社会更大恐惧的隐喻。

历史

恐怖文学体裁源远流长,其根源可追溯至聚焦死亡、来世、邪恶、魔障及人格化本质的民间传说与宗教传统[2]。这些元素体现于恶魔、女巫、吸血鬼、狼人与鬼魂等生物的故事中。部分早期欧洲恐怖小说创作源自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3]。玛丽·雪莱1818年著名小说《科学怪人》深受希波吕托斯故事影响——该角色被阿斯克勒庇俄斯从死亡中复活[a]。欧里庇得斯据此创作剧本《希波吕托斯蒙面者》(古希腊语:Ιππόλυτος Καλυπτομένος)与《希波吕托斯》[4]。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客蒙生平时,描述了一位在奇罗尼亚公共浴场遭谋杀的凶手达蒙的亡灵[5]。
小普林尼(61年—约113年)记述了阿特诺多罗斯购入雅典一栋闹鬼宅邸的故事。因房价异常低廉,雅典娜多洛斯心生警惕。当他撰写哲学著作时,一名身缠锁链的幽灵现身,最终消失于庭院。次日官员挖掘庭院,发现一座无名冢[6]。
Remove ads
由马姆斯伯里的威廉所著的伯克利的巫婆被视为早期的恐怖故事[8]。狼人故事在中世纪的法国文学中非常流行。玛丽·德·法兰西的十二首莱诗之一便是一个名为“比斯克拉维特”的狼人故事。

许多恐怖小说的灵感来自15世纪最残忍的人物。德古拉可以追溯至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其所谓的战争罪行被发表在德语小册子上。马库斯·艾勒(Markus Ayrer)于1499年出版的小册子因其木刻版画插图而最为著名[9]。据称连环杀手吉尔·德·雷的暴行被视为“蓝胡子”的灵感来源[10]。女性吸血鬼的主题最著名的来源是现实中的贵族兼杀人犯巴托里·伊丽莎白,这促进了18世纪恐怖小说的兴起,例如图罗齐·拉兹洛于1729年所著的《悲惨历史》(匈牙利语:Trágica Historia)[11]。

18世纪见证了浪漫主义和哥德恐怖体裁的逐步发展。它借鉴了中世纪后期的书面和物质遗产,并以霍勒斯·沃波尔1764年具有开创性和争议性的小说《奥特兰托堡》确立了其形式。事实上,第一版出版时伪装成一部真实的中世纪意大利浪漫故事,由一位虚构的译者发现并重新出版[12]。被揭露为现代作品后,许多人认为它时代错置、反动或品味低下,但它很快就受到了欢迎[12]。
《奥特朗托堡》启发了威廉·贝克福德的《瓦泰克》(1786年)、安·拉德克利夫的《西西里浪漫史》(1790年)、《乌多尔佛的奥秘》(1794年)、《意大利人》(1796年)以及马修·格雷戈瑞·路易斯的《僧侣》(1797年)[12]。这一时期的大量恐怖小说是由女性撰写,并面向女性读者市场,小说中的典型场景是一位机智的女性在阴森的城堡中受到威胁[13]。
Remove ads

哥德小说在19世纪发展成为现代读者所称的恐怖文学类型。许多至今仍在小说与电影中回响的经典作品与角色,皆起源于此时期,包括:格林兄弟的〈糖果屋〉(1812年)、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1818年)、约翰·波里道利的〈吸血鬼〉(1819年)、查尔斯·罗伯特·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1820年)、华盛顿·欧文的〈沉睡谷传奇〉(1820年)、简·劳登的《木乃伊!二十二世纪的故事》(1827年)、维克托·雨果的《钟楼怪人》(1831年)、托马斯·佩克特·普雷斯特的《吸血鬼瓦尼》(1847年)、爱伦·坡的作品、谢里丹·勒·法努的作品、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1886年)、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1890年)、阿瑟·柯南·道尔的〈第249号标〉(1892年)、H·G·威尔斯的《隐形人》(1897年),以及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1897年)。这些作品皆塑造出历久不衰的恐怖意象,并在后世的书籍、舞台与银幕上不断被重新演绎[14]。
Remove ads
20世纪初期,大量廉价期刊涌现,带动了恐怖文学的蓬勃发展。例如,加斯东·勒鲁在1910年将其作品《歌剧魅影》连载后出版成书。专注于为主流通俗杂志(如《阿尔戈西》)撰写恐怖小说的作家托德·罗宾斯,其作品常以疯狂与残酷为主题[15]。在俄国,作家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透过其小说《陶威尔教授的头颅》(1925年)推广这些主题,故事描述疯狂医生盗取尸体进行头部移植与复活实验,该作最初以杂志连载形式发表,后改编为小说。此后,专业恐怖文学刊物相继出现,其中以《诡丽幻谭》[16]与《未知》最为著名[17]。

20世纪初具影响力的恐怖作家在这些媒介中取得突破。尤以恐怖文学泰斗H·P·洛夫克拉夫特及其不朽的克苏鲁神话体系,彻底改造并推广了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类型;而M·R·詹姆斯则被誉为重新定义了该时期的灵异故事[18]。
早期电影从恐怖文学汲取灵感,开启延续至今的恐怖电影传统与子类型。在1960至1970年代砍杀电影与血腥电影常见的暴力画面普及前,1950年代EC漫画(尤以《地穴传说》为代表)等漫画满足了读者对电影无法呈现之恐怖意象的渴求[19]。这些意象使漫画备受争议,屡遭审查[20]。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三本小说的巨大商业成功——艾拉·莱文的《罗斯玛丽的婴儿》(1967年)、威廉·彼得·布拉蒂的《驱魔人》以及汤姆·泰伦的《他人》——促使出版商开始大量发行其他恐怖小说,从而创造了一股“恐怖热潮”[21]。

20世纪后半叶最知名的恐怖小说作家之一是斯蒂芬·金,其代表作包括《魔女嘉莉》、《闪灵》、《它》、《米泽丽》以及数十部其他小说和约200篇短篇故事[22][23]。从1970年代开始,金的故事吸引了大量读者,并因此于200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的奖项[24]。其他同期知名的恐怖作家包括安妮·莱斯、肖恩·哈特森、布赖恩·卢姆利、格雷厄姆·马斯特顿、詹姆斯·赫伯特、迪安·雷·孔茨、理查德·莱蒙、克里夫·巴克[25]、拉姆齐·坎贝尔[26]、以及彼得·史超伯。
Remove ads
近年,许多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恐怖小说被推出,如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或瑞克·杨西的《怪物解剖师》。此外,许多面向年轻观众的电影(尤其是动画)会运用恐怖美学与惯例(例如《通灵男孩诺曼》),这些可统称为“儿童惊悚”[27]。虽然儿童为何喜爱此类电影(看似违反直觉)尚未明确,但理论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西洋穴怪对孩子的吸引力[27]。与此相关的是,恐怖电视节目与电影对儿童的内化影响研究相当不足,尤其与影视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相比。现有少量研究对此类媒体的影响力倾向无明确结论[28]。
特征
总结
视角
恐怖类型的一个定义性特征是它会引发读者的情感、心理或生理反应,使他们感到恐惧。H·P·洛夫克拉夫特关于这一类型最著名的名言之一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29]这段话出自他的开创性论文《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科幻历史学家达雷尔·施韦策曾表示:“最简单来说,恐怖故事就是吓到我们的故事”,并且“真正的恐怖故事需要一种邪恶感,不一定是神学意义上的;但威胁必须是真正的威胁,足以摧毁生命,并与幸福对立。”[30]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在她的论文〈厌恶的元素〉(Elements of Aversion)中阐述了现代世界中某些人对恐怖故事的需求:
我们进化遗产中古老的“战斗或逃跑”反应曾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的祖先靠它生存与死亡。后来有人发明了“文明”这个迷人的游戏,一切开始平静下来。发展将荒野推离定居的土地。战争、犯罪和其他形式的社会暴力伴随文明而来,人类开始互相捕食,但总的来说,日常生活平静了下来。我们开始感到不安,觉得少了什么:生活在边缘的刺激,猎人与猎物之间的紧张关系。于是,我们在漫长的黑夜中互相讲述故事。当火堆渐弱时,我们尽全力吓唬彼此。肾上腺素的飙升感觉很好。我们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可以想像自己处于边缘。然而,我们也欣赏恐怖的深刻之处。有时故事意在震惊和厌恶,但最好的恐怖意在撼动我们的牢笼,让我们摆脱自满。它迫使我们思考,面对我们宁愿忽略的想法,并挑战各种先入之见。恐怖提醒我们,世界并不总是像看起来那样安全,这锻炼了我们的心理肌肉,并提醒我们保持一点健康的警惕[31]。
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人们寻求云霄飞车的受控刺激,现代读者寻求恐怖与惊悚的感觉以获得兴奋感。然而,巴雷特补充说,恐怖小说是少数几种迫使读者面对他们“宁愿忽略的想法和图像,以挑战各种先入之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关于人们为何享受被吓到的理论有很多。例如,“喜欢恐怖电影的人更可能在‘经验开放性’这一与智力和想像力相关的人格特质上得分较高。”[32]
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德古拉》中对吸血主义的恐怖描写,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中压抑的性欲的隐喻[33]。但这仅仅是对德古拉隐喻的众多解读之一。朱迪斯·霍珀斯坦在他的论文《怪物技术: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Technologies of Monstrosity: Bram Stoker's Dracula)中提出了许多这样的解读。他写道:
这些积满灰尘且未使用的黄金、来自多国的硬币和老旧未佩戴的珠宝,立即将德古拉与腐败阶级的旧钱财、某种国家掠夺行为以及贵族最恶劣的过度行为联系起来[34]。

哈珀斯坦阐述了一种观点,认为德古拉体现了人们日益将贵族视为一种邪恶且过时、需要被击败的概念。一群跨国主角利用最新技术(例如电报)快速分享、整理并根据新信息采取行动,这正是消灭吸血鬼的关键。这仅仅是恐怖小说经典中一个核心人物的众多隐喻解读之一,因为在分析中引用了从宗教到反犹太主义的十几种可能的隐喻[35]。
诺埃尔·卡罗尔的《恐怖哲学》提出,现代恐怖小说中的“怪物”、反派或更广泛的威胁必须具备两个特征,分别为具有威胁性的威胁——无论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道德上、精神上,或是上述几种的组合,或是不纯洁的威胁——违反普遍接受的文化分类标准。“我们认为那些在分类上矛盾的事物是不纯洁的”[36]。
Remove ads
学术研究与评论
1826年,哥特小说家安·拉德克利夫发表了一篇区分恐怖小说两大元素的文章,即“恐怖”与“惊骇”。前者是事件发生前的恐惧感,后者则是事件发生后的厌恶或反感[37]。拉德克利夫将“恐怖”描述为“扩展灵魂并唤醒感官至高度活跃”,而“惊骇”则是“冻结并几乎摧毁它们”。
现代恐怖小说的学术研究援引了多种来源。在对哥特小说的历史研究中,德文德拉·瓦尔马[38]和S·L·瓦尔纳多(S. L. Varnado)[39]均提及神学家鲁道夫·奥托,其“神圣”概念最初用于描述宗教体验。
近期一项调查报告了恐怖媒体的使用频率:
为评估恐怖媒体的使用频率,我们向受访者提出以下问题:“过去一年中,您大约多常以恐怖媒体(例如恐怖文学、电影和电子游戏)作为娱乐?”11.3%回答“从不”,7.5%“一次”,28.9%“几次”,14.1%“每月一次”,20.8%“每月数次”,7.3%“每周一次”,10.2%“每周数次”。显然,多数受访者(81.3%)声称每年消费恐怖媒体数次或更频繁。不出所料,喜好程度与使用频率呈高度相关(r=0.79, p<0.0001)[40]。
奖项与协会
恐怖小说的成就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认可。恐怖文学作家协会颁发的布莱姆·斯托克奖,以经典恐怖小说《德古拉》的作者布莱姆·斯托克命名[41]。澳大利亚恐怖文学作家协会则每年颁发澳大利亚暗影奖。国际恐怖公会奖每年颁发给恐怖与黑暗奇幻作品,从1995年持续至2008年[42]。雪莉·杰克逊奖是颁发给心理悬疑、恐怖与黑暗奇幻文学杰出成就的文学奖项[43]。其他重要的恐怖文学奖项则包含在奇幻与科幻文学的综合奖项中,例如奥瑞丽斯奖的子类别。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来源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