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恒春盲蛇

盲蛇科盲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恒春盲蛇学名Argyrophis koshunensis)为盲蛇科盲蛇属爬行动物,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常栖息于泥土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恒春[2]

事实速览 恒春盲蛇, 保护状况 ...

恒春盲蛇为台湾极为罕见的蛇类纪录种。该物种于 1916 年由日籍动物学者 大岛正满(M. Oshima) 根据采自恒春城(Koshun)的标本进行描述并命名,种小名取自采集地名称。之后,日籍学者 高桥精一(S. Takahashi) 亦于邻近地点采得一个体,并在其 1929 年出版之《日本蛇类大观》中附有活体彩色插图与描述。日籍学者 牧茂市郎博士 其后在《日本蛇类图说》中,根据大岛正满的标本再次记录该种。然而,原始标本已遗失,且自此之后再无新的采集纪录,现今对其生态与分布资讯极为有限。

目前已知的三个标本全长介于 27.3–29 公分。体背深褐色,腹面色泽较淡并带有蓝色调。吻端圆钝,头颈无明显区分;眼高度退化,仅形成隐于鳞片下具感光功能的眼点。鼻鳞沟与第二唇鳞相接,鼻鳞与沟之间未完全分隔。尾长极短,约为体宽的一半。繁殖习性尚不明。

该物种曾被误称为“高雄盲蛇”,亦有“大盲蛇”之别名。由于标本与纪录稀少,现今对其生态地位与族群状况仍缺乏确切资料。[3]

Remove ads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