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恰恰恰 (凯里耶歌曲)
芬兰歌手凯里耶的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恰恰恰》[1](芬兰语:”Cha cha cha”)是芬兰男歌手凯里耶的歌曲。由凯里耶、阿莱克西·努尔米(Aleksi Nurmi)和约翰内斯·瑙卡里宁(Johannes Naukkarinen)共同创作,于2023年1月18日通过华纳音乐发行单曲。歌曲代表芬兰参与2023年在英国利物浦举办的2023年欧洲歌唱大赛,凯里耶最终以526分获得比赛亚军。
Remove ads
制作与发行
《恰恰恰》以e小调创作,每分钟155拍[2],凯里耶、阿莱克西·努尔米(Aleksi Nurmi)、约翰内斯·瑙卡里宁(Johannes Naukkarinen)作词,后两者负责作曲[3]。这是首有着说唱元素的电子重金属音乐[4][5]。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为电体音乐[6]。美国娱乐网站Vulture的查理·哈丁(Charlie Harding)和内特·斯隆(Nate Sloan)形容道:“当你用发电站乐队的贝斯线,加上爱丽丝·迪杰《Better Off Alone》迷幻颂歌的声线,再配上一点金属乐队激进的吉他风格,就能得到《恰恰恰》”[7]。
英国popbitch认为歌曲听来就像兴奋版的Electric Callboy[2],部分听众也指出《恰恰恰》尤其像《We Got The Moves》。凯里耶接受采访驳斥抄袭谣言,并表示曲风相似不等于抄袭[8]。Electric Callboy的主唱尼科·萨拉赫(Nico Sallach)也认为两者并不相同,这点能从《恰恰恰》的结尾看出[9]。事实上歌曲深受德国战车启发,他们的乐队标志还被凯里耶胸前纹上[10],西班牙《机密报》表示歌曲能看出德国战车对凯里耶的影响[5]。
华纳音乐于2023年1月18日发行单曲[11][12],并推出多首混音单曲和混音带宣传歌曲[13][14][15][16]。芬兰上下用各种方式庆祝歌曲,例如穿着凯里耶同款上衣的狗和赫尔辛基中央车站站体雕像[17][18]。
Remove ads
欧洲歌唱大赛

自2012年来,芬兰广播公司均通过《新音乐比赛》选出芬兰代表[19]。今年决赛于2023年2月25日举行,场地仍是图尔库Logomo,7首比赛曲目将在1月12日至20日期间陆续公布[20]。为配合国内选拔的规定,歌曲于2023年1月18日发行[11]。最终,凯里耶和《恰恰恰》以539分的压倒性优势从7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下比赛冠军[21][22]。
本届欧洲歌唱大赛于英国利物浦利物浦体育馆举行[23],经过“半决赛分配抽签”,凯里耶被安排在2022年5月9日的第一场半决赛(Semi-final 1)[24],是第15位也是最后的演出者[25]。舞台上,身穿绿色上衣和黑皮裤的凯里耶与身穿粉色衣服的舞者共舞[26][27],他们的演出狂野、夸装[6],最后用人型蜈蚣舞蹈结束表演[28]。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格伦·韦尔登将芬兰的演出排在“十大2023年欧洲歌唱大赛演出”第1名,韦尔登表示它很奇怪且具有侵略性,但这种独特、挑衅还有点不合时宜感觉你很难体验到。《恰恰恰》就如同欧洲歌唱大赛,让你能通过饮料和舞池摆脱身上的重担[29]。
本克·吕德曼负责舞蹈编排[30],凯里耶的服饰由埃利娜·拉里奥(Elina Lario)、泰穆·穆里迈基(Teemu Muurimäki)、韦萨·西尔弗(Vesa Silver)和莱维·伊凯黑莫(Leevi Ikäheimo)等人打造,团队设计多套造型,并通过三个行李箱搬运至英国[31]。这套服饰获得广泛好评。《巴黎竞赛》的皮埃里克·热埃(Pierrick Geais)盛赞芬兰无疑是比赛最佳造型[32]。《福布斯》的史蒂芬·拉比莫夫(Stephan Rabimov)称今年芬兰的参赛作品可以说是欧洲歌唱大赛最独特的造型之一[31]。欧洲新闻台则表示如果比赛只靠服装定胜负,那毫无疑问的凯里耶将会夺冠[33]。
凯里耶以177分的成绩拿下第一场半决赛冠军,成功晋升决赛[34]。决赛于5月13日举行,凯里耶被安排在第13位演出[35]。最终凯里耶以评审得分150分,观众得分376分,合计得分526分获得2023年欧洲歌唱大赛亚军[34]。
Remove ads
专业评价
西班牙《机密报》将歌曲评为“2023年度十大欧洲歌唱大赛”第2名[5],法国电视一台将歌曲列入“2023年度最爱欧洲歌唱大赛歌曲”之一[4],瑞典《每日新闻报》评选为“第一场半决赛之五大瞩目歌曲”之一[36]。美国娱乐网站Vulture的琼·奥布赖恩(Jon O'Brien)评选本作为“2023年度最佳欧洲歌唱大赛歌曲”第3名,称《恰恰恰》带来的感官冲击是福克斯新闻观众看了会吐血的类型,虽然旋律欠佳,但无疑是观众的最爱[37];但查理·哈丁(Charlie Harding)和内特·斯隆(Nate Sloan)持相反意见,他们评价歌曲不仅是比赛最佳也是观看比赛的理由[7]。
国内选拔的评审团称不论是新音乐比赛还是欧洲歌唱大赛,都有特立独行的空间,凯里耶以独特的方式将说唱、电子、摇滚和流行结合,造就出这首独一无二但又平易近人的歌曲[11]。迈克·麦卡希尔(Mike McCahill)在美国《综艺》的文中谈到,凯里耶代表了比赛顽皮淘气的一面,《恰恰恰》完美囊括了比赛代表的多样性,听众能够一览欧洲流行音乐的发展[38]。挪威《每日杂志报》给予3/6分,评论表示歌曲虽然不错,但副歌仅有“恰恰恰”过于枯燥[39]。Wiwibloggs的内部评审团给予歌曲8.97/10分,评审团称《恰恰恰》是那种只能在欧洲歌唱大赛上听到的歌曲,夺目的视觉效果、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歌曲的风格转变既疯狂又吸引人[40]。
参与名单
- 斯万特·福斯贝克(Svante Forsbäck) – 母带
- 卡勒·凯斯基库鲁(Kalle Keskikuru) – 混音
- KiRo – 制作人
- 阿莱克西·努尔米(Aleksi Nurmi) – 制作人、编曲、词曲创作
- 约翰内斯·瑙卡里宁(Johannes Naukkarinen) – 编曲、词曲创作
- 凯里耶 – 主唱、主艺人、作词
- 尤卡·索尔萨(Jukka Sorsa) – 编曲、吉他
排行和销量认证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