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悲华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悲華經
Remove ads

悲华经》(梵文Karuṇāpuṇḍarīka-sūtram),总共有十卷,是大乘佛教经典,由北凉昙无谶汉译。此经中介绍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阿閦如来的来历,也说明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原因与因缘。本佛经也有1梵文本、2藏传译本,收于大正藏本缘部[1]

版本

本经虽然译出的很早,但在汉传佛教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明末有蕅益大师曾经为此经做序[2]

汉译

  • 《悲华经》,十卷,北凉昙无谶汉译
  • 《大乘悲分陀利经》,八卷,译者失传

汉译版本中,本经共分六品,分为转法轮品、陀罗尼品、大施品、诸菩萨本受记品、檀波罗密品、入定三昩门品。

藏译

藏译本由印度僧侣胜友(梵Jinamitra)、天主觉(梵Surendra-bodhi)、智慧铠(梵Prajñā-varman),及西藏翻译官智慧军(藏Ye-śes-sde)共译而成,分为15卷5品。

梵文本

1898年,印度佛教学者达斯(Das, Bahu Sarat Chandra)发表了梵文本,分为五品:转法轮、陀罗尼、弃施、菩萨授记、布施等五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