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务J
蔡依林2007年录音室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务J》(英语:Agent J)是台湾歌手蔡依林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由百代音乐和天熹娱乐于2007年9月21日发行[1]。专辑由Lars Quang、Nik Quang、RnG、阿弟仔、李伟菘、林迈可、马毓芬、薛忠铭制作[2]。
专辑在台湾销量超过20万张[3],并在全亚洲的总销量超过300万张[4],获得2007年台湾年度唱片销量第一名[5]。阿弟仔凭借歌曲〈特务J〉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单曲制作人奖,小安凭借该曲获得最佳编曲人奖[6]。
Remove ads
背景和发展
2006年12月12日,蔡依林透露将于翌年1月开始筹备新专辑[8]。2007年1月13日,蔡依林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为期三周的发声和舞蹈课程[9]。同年5月22日,蔡依林前往丹麦赫尔辛格进行为期一周的录制工作,并透露新专辑预计将于8月至9月发行,Lars Quang为该专辑创作了三首新歌[10]。
同年6月2日,蔡依林完成新专辑录制[11]。同月8日,蔡依林于“Toyota一定要你心动”活动记者会上演唱该活动主题曲〈Let's Move It〉,歌曲将收录于新专辑[12]。活动主办方表示,将于7月15日举办全国街舞大赛,冠军将和蔡依林共同拍摄MV[13]。
同年7月9日,蔡依林和金载沅在法国巴黎拍摄MV[14]。同年8月8日,百代音乐投入新台币5千万元拍摄长达80分钟的同名电影,该电影分为三个章节,并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泰国曼谷拍摄[7]。
同年9月4日,媒体透露专辑将收录由马来西亚音乐人创作的四首歌曲[15]。同月11日,该专辑的11首歌曲全部遭到外泄,百代音乐发表声明表示将依法追究上传、下载及交换者的法律责任,蔡依林也表示对此感到难过,并提到专辑制作过程中的努力和时间[16]。
Remove ads
创作和录制
第一主打歌曲〈特务J〉为重节奏舞曲,前奏的高跟鞋声增添戏剧效果。第二主打〈爱无赦〉属浩室电子舞曲。第三主打〈一个人〉以曼陀林音色呈现孤单和无奈。第四主打〈日不落〉为甜美复古风格歌曲。第五主打〈冷·暴力〉融合嘻哈和节奏蓝调,歌词描写对强烈控制欲的男生使用冷暴力。第六主打〈非卖品〉为充满城市当代音乐元素的节奏蓝调。
第七主打〈桃花源〉为轻快中板歌曲。第八主打〈Let's Move It〉以大鼓为基底,展示音乐的力量。歌曲〈怕什么〉为3/4拍摇摆乐,钢琴声引领听众进入温暖的想念情绪。歌曲〈节拍器〉由蔡依林填词,歌词反映坚强好胜的内心,钢琴和弦乐展现淡淡忧伤。歌曲〈金三角〉融合管乐和打击乐,呈现爱情的神秘和诡异[17]。
封面
蔡依林在该专辑正式版的封面中,身穿由河部菜津子设计的黑色低胸挖背皮衣和长靴,并首度尝试俐落的旁分短发发型[1]。
发行和宣传
2007年8月12日,百代音乐发布该专辑的预告短片[18]。同月29日,该专辑在台湾7-Eleven开放预购[19]。同年9月5日,该专辑在台湾露天拍卖网站开放预购[20]。同月7日,该专辑在台湾各大唱片行开放预购[21]。同月21日,蔡依林在台湾淡水市举办“特务J庆功演唱会”[22]。同月26日,百代音乐发行该专辑的改版“冠军连霸影音混搭典藏版”,收录十支MV、四支舞蹈版MV及一首〈爱无赦〉的重混版本[23]。同年12月7日,百代音乐发行该专辑的改版“终极庆功特藏版”,收录“特务J庆功演唱会”的现场表演内容及一支MV[24]。

2007年8月29日,蔡依林发行单曲〈特务J〉[25]。同年9月3日,蔡依林发布〈特务J〉的MV,由张时霖执导[26]。蔡依林在MV中表演空中丝带特技和钢管舞,并表示:“那几天练习下来,因为我是右撇子,所以右半边有一种快残废的感觉!这两种舞的道具是一软一硬,都要在空中表现旋转动作,彩带是要学习融为一体的感觉,但是钢管是硬的,不能靠蛮力,要学习如何去驾驭它。[27]”
同月15日,蔡依林发布〈怕什么〉的MV,该MV由张时霖执导。同月17日,蔡依林发布〈爱无赦〉的MV,该MV由赖伟康执导。同年10月1日,蔡依林发布〈一个人〉的MV,该MV由张时霖执导。同月10日,蔡依林发布〈日不落〉的MV,该MV由赖伟康执导。同月24日,蔡依林发布〈冷·暴力〉的MV,该MV由邝盛执导。同年11月5日,蔡依林发布〈非卖品〉的MV,该MV由邝盛执导。同月29日,蔡依林发布〈桃花源〉的MV,该MV由赖伟康执导。此外,〈金三角〉的MV由邝盛执导,〈节拍器〉的MV由赖伟康执导。同年12月6日,蔡依林发布〈Let's Move It〉的MV,该MV由赖伟康执导。
2007年9月24日,蔡依林参加“捷运最Hito中秋音乐会”,并演唱〈爱无赦〉和〈怕什么〉[28]。同年10月24日,蔡依林参加“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晚会”,并演唱〈特务J〉[29]。同年12月26日,蔡依林参加“新城劲爆颁奖礼2007”,并演唱〈特务J〉和〈怕什么〉[30]。同月31日,蔡依林参加“舞动台中·魅力之都2008跨年晚会”,并演唱〈特务J〉、〈一个人〉和〈日不落〉[31]。同日,蔡依林参加“2008台北最High新年城”,并演唱〈冷·暴力〉、〈怕什么〉和〈日不落〉[32]。
2008年1月9日,蔡依林参加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综艺节目《唱响2008》,并演唱〈爱无赦〉[33]。同月10日,蔡依林参加东南卫视综艺节目《海峡传情》,并演唱〈特务J〉、〈一个人〉、〈桃花源〉、〈日不落〉、〈怕什么〉和〈爱无赦〉[34]。同月11日,蔡依林参加“M大会”,并演唱〈日不落〉和〈特务J〉[35]。同月13日,蔡依林参加“第二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年度盛典”,并演唱〈特务J〉和〈爱无赦〉。同月23日,蔡依林参加“2007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并演唱〈特务J〉[36]。
同年3月1日,蔡依林参加“2008年Hito流行音乐奖颁奖典礼”,并演唱〈特务J〉、〈爱无赦〉和〈日不落〉[37]。同年4月7日,蔡依林参加“2007年度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颁奖晚会”,并演唱〈特务J〉[38]。同月8日,蔡依林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同一首歌·走进惠州》,并演唱〈特务J〉和〈日不落〉[39]。同月28日,蔡依林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式晚会”,并演唱〈日不落〉[40]。
Remove ads
商业表现
2007年9月15日,百代音乐宣布该专辑在开放预购的首周在台湾的预购量超过八万张[41]。同月28日,该专辑在发行首周获得台湾玫瑰大众和五大唱片等唱片销量排行榜周榜第一名[42][43]。同年10月2日,百代音乐宣布该专辑在台湾的销量超过15万张[44]。2008年1月4日,五大唱片宣布该专辑获得2007年年度唱片销量排行榜第一名[3][45]。同月11日,玫瑰大众宣布该专辑获得2007年年度唱片销量排行榜第一名[46][47]。此外,歌曲〈特务J〉获得2007年台湾Hit FM年度百首单曲第14名,〈日不落〉和〈爱无赦〉分别获得第1名和第41名[48]。
评价
新浪音乐评论表示,专辑延续了蔡依林多元音乐风格,涵盖舞曲和抒情作品,并能够凸显她的性感和热情。整张专辑的歌曲水准较佳,符合台湾乐迷的口味。尽管某些作品未必比《看我72变》或《城堡》更具惊喜,但依然表现出新鲜感,并成功描绘出现代女性心态。同时指出,蔡依林的歌艺虽然理想,但发音及咬字仍需改进。总体来看,该专辑是一张值得关注的作品[49]。
MTV中文台评论认为,专辑中的慢歌表现优于舞曲,并指出蔡依林对慢歌的掌握有所进步,相比之下,舞曲则偏重外观和肢体技巧,未能完全展现专辑中特务形象的深度[50]。东方风云榜评价,专辑中的快歌融合时尚和复古元素,具有吸引力,但缺乏创新,歌词方面也显得略为堆砌。整体来看,这张专辑延续了《舞娘》的风格,未有显著突破[51]。
音乐人曲世聪称赞专辑的音乐制作水准,并对丹麦制作人的参与表示欣赏,然而专辑中的旋律感较弱,部分歌曲未能达到蔡依林应有的“劲儿”[51]。音乐人陈少琪认为,蔡依林的形象包装一贯亮眼,但专辑中的快歌和慢歌类型较为单一,缺少中板和其他品种的曲目,整体结构稍显单调[51]。
腾讯娱乐评论认为,专辑的快歌虽然较《舞娘》稍显平淡,但细节处理有所提高,而复古迪斯可风格的歌曲已是蔡依林的再次尝试,并指出和蔡依林首部音乐电影的合作,更能引发关注[5]。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表示,蔡依林的专辑最大魅力在于她的表演和勤奋,特别是在MV中,但音乐上较为单调,未能创造像〈骑士精神〉或〈舞娘〉那样的记忆点[51]。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认为,专辑整体花哨,但缺乏惊喜,特别是主打歌未能成功转型或呈现复古感[51]。
新浪娱乐评论表示,尽管专辑制作水准较高,蔡依林在其中的慢板情歌表现较好,但快歌部分缺乏新鲜感,并指出部分歌曲的歌词较为空洞[51]。同时总结道,蔡依林仍以其勤奋努力的形象吸引歌迷,但专辑在音乐创新和旋律性上未达到其过往专辑的水准,歌曲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突破[51]。
奖项
2007年12月16日,歌曲〈特务J〉的MV获得2007年度TVB8金曲榜最佳音乐录影带演绎奖[52]。同月26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新城劲爆颁奖礼2007新城劲爆亚洲歌手和新城劲爆乐迷投选劲爆歌手,歌曲〈特务J〉获得新城劲爆国语歌曲大奖[53]。2008年1月12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百度娱乐沸点2007年度颁奖礼最热门女歌手三甲和最百度女艺人[54]。同月13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二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高销量女歌手[55]。同月14日,歌曲〈日不落〉获得加拿大至Hit中文歌曲排行榜2007年度总选全国推崇十大国语歌曲[56]。
同月23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2007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受欢迎港台女歌手,歌曲〈日不落〉获得年度金曲[57]。同月31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三届KKBox数字音乐风云榜年度风云十大歌手和年度最佳女歌手[58]。同年2月28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二届家族音乐奖年度十大歌手和年度舞蹈歌曲表现杰出歌手奖,该专辑获得年度十大专辑[59]。同年3月1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2008年Hito流行音乐奖Hito女歌手,该专辑获得Hito长寿专辑,歌曲〈日不落〉获得听众最爱歌曲和年度十大华语歌曲[60]。
同月11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音乐先锋榜2007年度全国最受欢迎先锋女歌手[61]。同年4月8日,歌曲〈特务J〉的MV获得第八届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录像带[62]。同月12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2007年度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年度最畅销女歌手和港台年度全能艺人,歌曲〈特务J〉获得港台年度金曲[63]。同年6月14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入围2008年MTV亚洲大奖最受欢迎台湾艺人[64]。
同年7月5日,阿弟仔凭借歌曲〈特务J〉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单曲制作人奖,小安凭借歌曲〈特务J〉获得最佳编曲人奖[6]。同年10月25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14届新加坡金曲奖亚洲媒体女歌手大奖[65]。同月30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八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手五强、台湾地区杰出歌手奖和最佳舞台演绎大奖,歌曲〈日不落〉获得最受欢迎20大金曲[66]。同年11月16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第九届CCTV-MTV音乐盛典台湾地区最受欢迎女歌手[67]。同年12月15日,蔡依林凭借该专辑获得腾讯网2008星光大典港台地区年度女歌手[68]。
Remove ads
曲目
Remove ads
幕后人员
该人员名单摘自专辑内页。
- 陈天佑—母带后期处理制作人
- Yasuji Yasman Maeda—母带后期处理录音师
- Yukie Fuse—母带后期处理录音助理
- 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母带后期处理录音室
曲目 #1
曲目 #2
- 小安—吉他
- 阿弟仔—和声编写、和声
- 蔡依林—和声
- 陈文骏—录音师
- 强力录音室—录音室、混音室
- 王俊杰—混音师
- 沈圣哲—制作助理
曲目 #3
- Bang Wenfu—弦乐编写
- Jimmy Lee—鼓
- 黄韵仁—贝斯、吉他、键盘
- 刘云智—第一小提琴
- 程亚威—第一小提琴
- 王大毛—第一小提琴
- 陶轶—第一小提琴
- 孙云—第一小提琴
- 郑凯林—第二小提琴
- 闵红—第二小提琴
- 董智敏—第二小提琴
- 赵白桦—第二小提琴
- 范维斌—中提琴
- 向君怡—中提琴
- 赵丹—中提琴
- 沈和群—大提琴
- 王霖—大提琴
- 张博—大提琴
- 马毓芬—和声编写
- 蔡依林—和声
- 叶育轩—录音师
- 陈伯豪—录音师
- Phillip—录音师
- 白金录音室—录音室、混音录音室
- Flying-Ear—录音室
- Boss Studio—录音室
- 锺国泰—混音工程师
曲目 #4
- 林淑华—执行制作
- Terence Teo—弦乐编写
- 刘云智—第一小提琴
- 刘志勇—第一小提琴
- 陶轶—第一小提琴
- 彭柯—第一小提琴
- 郑凯林—第二小提琴
- 闵红—第二小提琴
- 张宁—第二小提琴
- 吴博—第二小提琴
- 马颜春—中提琴
- 武文豪—中提琴
- 邵殿龙—中提琴
- 沈和群—大提琴
- 张博—大提琴
- 刘曼—大提琴
- 李伟菘—和声编写、和声
- 郝雷—和声
- 陈文骏—录音师
- 陈伯豪—录音师、混音师
- 强力录音室—录音室
- Flying-Ear—录音室、混音室
曲目 #5
- 林淑华—执行制作
- Martin Tang—吉他
- 李伟菘—和声编写
- 蔡依林—和声
- 陈文骏—录音师
- 强力录音室—录音室
- 陈伯豪—混音师
- Flying-Ear—混音室
曲目 #7
- 马毓芬—配唱制作人
- 蔡依林—和声
- Nik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Lars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Quang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曲目 #8
- 林迈可—吉他、和声编写、录音师、混音师
- 蔡依林—和声
- VIP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曲目 #9
- 吴庆隆—弦乐编写
- 孔朝辉—第一小提琴
- 顾文丽—第一小提琴
- 魏喆—第一小提琴
- 隋晶晶—第二小提琴
- 尹淑占—第二小提琴
- 水兵—中提琴
- 关旗—中提琴
- 王言—大提琴
- 赵羽儿—大提琴
- 蔡依林—和声
- 林世龙—录音师
- 马怡群—录音师
- M.E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 王俊杰—混音师
- 刘建安—制作助理
曲目 #10
- 马毓芬—配唱制作人
- 蔡依林—和声
- Nik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Lars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Quang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曲目 #11
- 林迈可—吉他、和声编写、录音师、混音师
- 蔡依林—和声
- VIP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曲目 #12
- 马毓芬—配唱制作人
- 蔡依林—和声
- Nik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Lars Quang—录音师、混音师
- Quang Studio—录音室、混音室
发行历史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