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慈幼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慈幼學校
Remove ads

慈幼学校(英语:Salesian School)为罗马天主教鲍思高慈幼会创办的一所男子天主教小学,隶属鲍思高慈幼会中华会省,位于香港港岛筲箕湾柴湾道16号,毗邻中学部慈幼英文学校。校训与中学部一样,为“Alere Flammam”,中文为“点燃火炬,照耀人群”。

事实速览 慈幼学校 Salesian School, 地址 ...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
  • 马耀汉 神父[1]
  • 吴多禄 神父[2]
  • 冯定华 神父
历任校长
历任副校长
  • 施弥德 神父[1]
  • 许剑园 女士

历史

它是由鲍思高神父(1815-1888)创办的慈幼会经传教士创立,距今有约200年多。它原是贫穷儿童的收纳/孤儿院1950年代初,学校不足,便转营为慈幼英文学校。慈幼的小学部创办于1950年,1955年增设中学部——慈幼英文学校。2025年小学部转为男女校

办学宗旨

慈幼学校遵循会祖圣若望鲍思高神父的教导,秉承基督精神,在福音光照下,在学校内建立家庭式的团体共融气氛,为德育及宗教教育奠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推行各项德育活动时,融入慈幼会的预防教育法为该校的原则。该校亦以鲍思高神父所倡导的“预防教育法”原则及其具体的实践方法,作为教育学生的指导方针。

慈幼英文学校强调“大家庭”的方式进行各样活动。

校徽、校训及校歌

校徽

  • 校徽由火炬、红带、十架及校训组成。底色为深蓝,象征朴素。作为慈幼会学校之一,慈幼学校以鲍思高预防教育法英语Salesian_Preventive_System“理智、宗教、仁爱”教育青少年。
  • 校徽被注有“Salesian School”的红带分开,左方的红色十字架代表基督精神,右方的火炬象征校训,服务人群的精神。

校训

校徽底的拉丁文为“Alere Flammam”,也是慈幼学校的校训,要有服务人群的精神。而中文校训则是“点燃火炬、照耀人群”。

校歌

The School Hymn
Music by Rev. W. Schmid, Words by C.J. Clark


中文版校歌
司马荣神父作曲
毕炽生神父作词

Remove ads

校舍

Thumb
从柴湾道正视小学部外貌
Thumb
小学部内貌(中:进教之佑圣母像)

慈幼学校校舍位于柴湾道上,校舍建筑群分为三部分,包括中学部、小学部及慈幼修院

小学部为装饰风艺术 (Art Deco) 及包豪斯 (Bauhaus) 式建筑,属于1940年代流行的建筑风格,在香港曾经风靡一时,但现时以香港内的学校建筑而言已绝无仅有。

校舍设施

  • 9个学生运动场所: 西翼操场、东翼操场、大操场、大操场西足球场、大操场东篮球场、修院篮球场、修院羽毛球场、修院足球场、新翼大球场
    • 鲍思高青年中心前空地

班级结构

  • 小学部
    • 一年级:3班
    • 二年级:3班
    • 三年级:4班
    • 四年级:3班
    • 五年级:2班
    • 六年级:3班

(2019-2020)

著名/杰出校友

政界及公务员
司法界
商界、财经界及专业界别
教育界
演艺界
体育界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