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庆长通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慶長通寶
Remove ads

庆长通宝 (日语:慶長通宝慶長通寳けいちょうつうほう Keicyōtsūhō) 是1606年江户幕府发行的铜钱,是日本平安时代皇朝十二钱停止铸造以来再次自行铸造铜钱,铜钱上刻有“庆长通宝”字样。

Thumb
庆长通宝

概述

日本自停止铸造皇朝十二钱之后,民间以实物作为通货,直到宋日贸易开始从中国输入货币,或民间私自仿铸中国货币,但是朝廷和幕府始终没有铸造日本的本国货币。然而战国末期国内、国际贸易发展已使得货币不足,私铸货币也导致经济混乱,需要全国统一货币。

庆长通宝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较大,质量相对较好,文字完整;另一种较小,质量较差,据说使用了永乐通宝的模具,并将“永乐”去除并替换为了“庆长”,前者主要用于江户京都周边,后者主要用于九州地区。

当时几乎没有铸造记录,也有否定江户幕府铸造庆长通宝的说法。然而,自从幕府在1608年颁布了禁止使用永乐通宝的法律后,可以合理地认为出现了合适的铜钱来替代永乐通宝[1] 。当时官方汇率为金1两 = 银50 = 永乐通宝1贯文 = “京钱”4贯文,一说此处“京钱”可能即是庆长通宝。 [2] 。此外,虽然颁布了禁止使用永乐通宝的法律,但庆长通宝的铸币量不足以取代永乐通宝,因此有理论认为禁令旨在打破永乐通宝在货币定价上的优势地位。[3]也有一种理论认为,禁令只是确认了交易时将四枚“京钱”兑换一枚永乐通宝的事实,而不是禁止在交易中使用永乐通宝。[4][5]

另外庆长年间江户幕府刚刚建立,而国内最大的经济城市大阪,被敌视幕府的丰臣氏所统治,因此庆长通宝没有在全国流通而且还有恶意的仿币流通,在堺市环壕遗迹的、明、琉球货币遗迹中出土了66枚庆长通宝 ,可见在大阪和堺私铸庆长通宝很盛行。 [1][6]江户幕府要等到消灭丰臣氏,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发行的宽永通宝,才能建立全国统一的货币。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