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来自纽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我来自纽约》(英语: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是一部2016年由张爵西执导马来西亚电影,由狄龙宣萱陈沁霖陈智深演出。

事实速览 我来自纽约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 基本资料 ...

2017年11月16日,此电影的续集《我来自纽约2:当我们在一起》在马来西亚上映, 剧中林淑娴一角改由吴天瑜饰演。[6]

Remove ads

普通版剧情

而本片叙述是有关Sarah和妈妈淑娴在美国纽约长大后,由于工作不便,故此把其女儿送回马来西亚和她的外公阿根生活一段日子。在纽约生活了12年的Sarah,便开始和外公面对中外文化问题,其次是每当想念妈妈、外公,邻居们和同龄小朋友的热情与友善,让她慢慢打开心房。而在与外公的相处之中,她也慢慢了解妈妈和外公对传统文化的执著。当离别时,小朋友们也难免哭别。

中国版内容

雍哲文化的老板丁雍哲以授权的身份买下了张爵西这部电影的剧本版权,开拍中国版本的《我来自纽约》。中国版本的《我来自纽约》将会在2018年上映。2020年5月9日,该片首映礼在移动电影院落幕。

主题曲

电影出品人丁雍哲更力邀中国著名词人冰洁担纲创作主题曲《最亲的人》。而担纲电影主题曲创作的著名词人冰洁,正是耕耘于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愫交织的清新派词人,具有深厚的创作功底和生活体验,使影片更接中国地气,可谓是天作之合!但这首歌曲由于某些因素,演唱者却变成雷佳。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来袭,这首歌却突然变成了抗疫公益歌曲,并且由余惠承演唱。因此《我来自纽约》中国版的电影主题曲记载目前是不明。

关于《我来自纽约》中国版

关于《我来自纽约》,丁雍哲用“创新”二字来概括。首先是剧本以海外华人的视野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再就是在演员的搭配上金马影帝狄龙与素人演员阵容组合,在电影主题歌的制作上,邀请知名作词作曲家创作,剧中穿插素人小演员的插曲,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也来压轴演唱主题歌,而张也歌曲风格的创新转变也是一大亮点。幕后制作亦是由从业近三十年电影界专家与80后新人搭配组合完成。

剧情

而本片叙述是有关林思家和妈妈淑娴在美国纽约长大后,由于工作不便,故此把其女儿送回广州和她的外公阿根生活一段日子。在纽约生活了12年的林思家,便开始和外公面对中外文化问题,其次是每当想念妈妈、外公,邻居们和同龄小朋友的热情与友善,让她慢慢打开心房。而在与外公的相处之中,她也慢慢了解妈妈和外公对传统文化的执著。当离别时,小朋友们也难免哭别。

注:阿根打淑娴一巴掌的场面上,阿根在中国版里的对白和普通版的对白有所差异。如:
“你是华人,为什么要去念洋书?”(普通版)
“你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去念洋书?”(中国版)

些许的内容,有很多普通版本的对白改成中国版,如: “明明是华人”(普通版)
“明明是中国人”(中国版)

“讲华语,OK?!”(普通版)
“讲中文!可以吗?!”(中国版)

主要演员

演员 角色
狄龙 林春根
宣萱 林淑娴(Sophia)
陈沁霖 林思家(Sarah)
陈智深 张家宝(阿宝)
林家冰 Ivy
张宝权 Hero

制作

该片由马来西亚三人行电影工作室进行拍摄工作,于2015年中,位于吉隆坡友力花园(蕉赖花园前身)取景进行拍摄的[7]。而主要投资者徐若瑄也是首次担当监制一职[8][9]

事件

在2015年12月14日,该片在《第7届澳门影展》得了4项大奖,张爵西为最佳编剧、狄龙为最佳男主角、宣萱为最佳女配角,以及陈沁霖为最佳新人[10][11][12][13]。至于香港方面,由于该片是2016年4月21日才上映,所以不会于香港电影金像奖入选名单的[14]

2016年3月4日,该片艺人宣萱和狄龙,于出席马来西亚首映时,发表有关趣事[15]

2016年4月14日,该片艺人狄龙和陈沁霖所提及,和监制徐若瑄合作愉快[16]

2016年4月24日,该片艺人宣萱和狄龙,接受东网on.cc访问,说述于马来西亚有关拍摄要安排警车处理难事[17]

音乐

普通版

更多信息 曲别, 歌名 ...

中国版

更多信息 曲别, 歌名 ...

奖项

更多信息 颁奖典礼, 奖项 ...

分级

国家/地区 分级
马来西亚 U
新加坡 PG
台湾 普遍级
香港 I级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