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等之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我等之辈(英语:People Like Us、简称PLU、现称PLU3)是新加坡一个争取同性平权倡议团体。该组织成立于1993年,是由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LGBT)及异性恋盟友所组成的非正式社群[1]。由于曾两度被主管机关新加坡内政部社团注册局驳回注册申请,该团体目前以“PLU3”为名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时间推移,“PLU”这一词也逐渐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同志次文化中成为对“同性恋者”的俚语称呼。

根据PLU的早期发起人之一Joseph Lo所述,PLU的愿景是成为一个让同志(包括男同志、女同志与双性恋者)能够“聚集在一起互助互勉”的空间。为此,该组织曾举办多场讨论论坛与社交活动,以促进社群的凝聚与发展[2]

历史

初期发展

从1993年至1996年,PLU每月在“电力站”(英语:The Substation)举办一次周日论坛。每场论坛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并邀请一位主讲人[3]。参与者之后也会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更个人化的方式交流与分享[3]。讨论主题广泛多样,包括出柜、法律问题、单身者保险、住房权益、安全性行为,亦涵盖较轻松的题目如“同性恋与美感”。每场论坛的出席人数约在40至80人之间[3]

1996年11月7日,PLU由十位成员(其中两位为异性恋者)共同向新加坡社团注册局提交注册申请,寻求官方认可。然而,该申请于1997年4月8日遭到驳回,且未说明具体理由[1]。随后,PLU向内政部长及总理提出上诉,但亦于1997年5月遭拒绝[1]

PLU2

1999年,PLU成员举办了一场名为“千禧计划论坛”(英语:Millennium Project Forum)的活动,讨论新加坡同志族群的现况与经历[4]

2003年,PLU举行重组会议,吸引超过100人参加,然而关于未来是否有可能获得官方承认、以及该如何制定发展策略等问题,仍然未有定论[5]

最初由Joseph Lo主导PLU的组织与运作,但在区伟鹏加入后,Lo逐渐退居幕后。区伟鹏随后成为推动PLU的主要力量,也是新加坡同志运动最具代表性的面孔之一。他协助PLU在后期重新组织与定位,并于2002年获得Utopia颁发的同志贡献奖[6]

PLU3

2005年2月,新传媒U频道播出了一集以“同性恋者是否有活动空间?”为题的节目。这是首次有知名同志运动者的观点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获得较长篇幅的呈现。当时接受访问的是PLU3的成员Eileena Lee与Charles Tan[7]

2010年,PLU参与编撰了一份关于新加坡人权状况的报告,作为新加坡首次接受联合国人权审查前的提交资料之一[8]。同年,PLU也完成了一项针对新加坡LGBT选民的网上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对本地同志社群而言具政治重要性的议题[9]

影响与遗产

Joseph Lo与Huang Guoqin于2003年共同编辑出版了《我等之辈:新加坡的性少数》(英语:People Like Us: Sexual Minorities in Singapore)一书,内容为有关该组织历史的文章、评论与其他资料的合集[4]。Lo表示,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份宣言,为社群提供新的目标与方向”[4]

一部以虚构新加坡男同志为主角的热门网络剧《我等之辈》(英语:People Like Us)于2017年首播,并持续推出新季至2024年[10][11]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