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五十周年纪念碑
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的紀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来
17岁就参加抗日战争、高雄瑞丰国中退休国文老师的潘长发,一日读到谢东闵发表中华民国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活动文章,兴起建立纪念碑的计划[1]。碑体设计除高度7.7米外,有7尊石狮、台阶7阶,意指七七事变[2]。潘长发以4年时间到立法院陈情,但只获军系立委萧金兰等支持[1]。如民进党立委沈富雄、陈昭南、颜锦福等认为抗战胜利纪念碑有必要建立,但应两岸人民共同出资在卢沟桥竖立[3]。潘长发长期无助下,便至凤山市找市民代表刘德林帮忙[2]。经刘德林在代表会提案后,获27位代表通过[4]。通过后,市长林龙瑞在数天内中就找到立碑地点[1]。碑址在凤山区南京路口与国泰路的三角地带,是可寓意南京大屠杀、与国泰民安等[2]。
1995年9月4日上午,由凤山市长林龙瑞、代表会主席杨见福、参与七七抗战的姚俊、田吉祥、李友德、潘长发等人共同主持动土典礼,立委萧金兰等地方人士百多名应邀观礼[5]。该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由凤山市长林龙瑞、市民代表会主席杨见福,及退伍军人姚俊、田吉祥及李友德、潘长发共同主持揭幕[4]。
Remove ads
后续

碑体之所以一体两面,一面“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另一面为“台湾光复五十周年纪念碑”,是告知莫忘日本侵略中国与统治台湾[2]。其中“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的大理石墙面,于2024年受台风山陀儿破坏,市议员刘德林便于该年10月25日前来要求市府尽速修复[6]。2025年4月19日举行修复完成典礼,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柯志恩、国民党黄国雄党部、高雄市高雄县退伍军人协会及地方多位里长、数百位民众见证[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