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荷·阿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荷·阿雷
Remove ads

拉荷·阿雷布农语Dahu Ali、Lahu Ali,1854年—1943年[1]),台湾原住民布农族头目,以领导族人武装反抗日本统治而闻名,是抗日运动中少数能得善终的原住民领袖。台湾总督府称其为“最后归顺蕃”。

事实速览 拉荷·阿雷, 出生 ...

生平

Thumb
在高雄州厅的拉荷·阿雷
Thumb
在高雄州厅参加“归顺仪式”的塔马荷社人。

出身于今南投县郡社群中的 Takis Talan 小氏族,后被推举为今花莲县卓溪乡大分部落头目[2]

其妻子名为 Ali,因此连名后被人称 Dahu Ali,活跃于花莲县的拉库拉库溪流域和台东县新武路溪流域,以及高雄县荖浓溪上游。

拉荷·阿雷之后迁居到花莲卓溪乡大分地区;日本人与当地族人原本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直到1914年官方进行对“南蕃枪支收缴行动”,开始有巨大的改变。1915年,拉库拉库溪流域各地先后发生布农族人袭击驻在所、连锁抗警事件,根据《理蕃志稿》记载,2月23日来自台东厅社摩天格鲁(Matinkulu)支社、戒茂斯(Haimus)两社约二十名布农族人,由拉荷家族带领,围攻大分驻在所。5月12日是喀西帕南事件,5月17日则为大分事件,官方文书记载大分事件的起因,是因南蕃枪支收缴行动。

部落族人则认为是拉荷·阿雷之兄长呼颂(Husung)因故被日警捉走,拘禁受虐,返回部落后便去世,使拉荷·阿雷家族对日警不满。拉荷·阿雷在大分事件中亲手刃七名日警[3]

整个拉荷·阿雷兄弟的抗日行动自1915年到1933年4月22日,多年游击战骚扰日警,最后逼得台湾总督府不得不接受拉荷·阿雷的条件。当时花莲港厅警务部课长代理蓬田吉兵卫警部,提出的和解办法是让布农族美女华利斯(Valis,汉名:颜凉娘)与拉荷·阿雷的次子西达结婚 [4]。在高雄州厅举办mapakasil(和解)仪式,日本官方则称为“归顺仪式”,创下日本管治原住民史上的首例,也结束了18年之久的抗争。

根据《理蕃之友》第三卷记载,拉荷·阿雷于1941年去世,享年72岁[5]。其曾孙Istanda Subali(颜国昌),曾任行政院原民会综合企划组组长、高雄市桃源区区长。[6]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