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芝诺 (皇帝)
拜占庭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芝诺(/ˈziːnoʊ/;古希腊语:Ζήνων,罗马化:Zénōn,约425年—491年4月9日),本名塔拉西斯,是一位东罗马帝国皇帝,在474年–475年及476年–491年两度在位。他的统治时期饱受国内叛乱和宗教纷争的困扰,但在对外方面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他被认为进一步稳定了帝国,而西罗马帝国在476年则随着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的废黜而灭亡。
Remove ads
生平简介
芝诺的本名是塔拉西斯(Tarasis),在他的母语伊苏里亚语中更完整地称为塔拉西科迪萨(Tarasikodissa,拉丁语:Trascalissaeus),意为科迪萨之子塔拉西斯。[2]塔拉西斯出生于奇里乞亚伊苏里亚的鲁松布拉达,后来为了纪念芝诺,该城改名为芝诺波利斯。[3]他的父亲名叫科迪萨(父名“塔拉西科迪萨”可证其身份),母亲名叫拉利斯(Lallis),弟弟名叫朗基努斯。塔拉西斯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阿卡迪亚(Arcadia),其名字表明他与君士坦丁堡贵族的关系,她的雕像竖立在阿卡狄奥斯浴场附近。[4]近东和其他基督教传统认为芝诺有两个女儿,希拉里亚和西奥皮斯特(Theopiste),她们都过着宗教生活[5],但历史资料证明阿卡迪亚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芝诺(Zenon)。[6]根据古代文献,弗拉维乌斯·芝诺执政官声名显赫的职业生涯——他曾在447年与匈人帝国君主阿提拉作战保卫君士坦丁堡,并于次年担任执政官——是另一位伊苏里亚军官塔拉西斯在与皇室联姻时选择希腊名字芝诺的原因,因此他登基后被称为芝诺。[7]一些现代历史学家认为伊苏里亚将军弗拉维乌斯·芝诺是皇帝的父亲[8],但对此尚无定论,其他资料则认为塔拉西斯是执政官芝诺随从的成员。一位名叫海伦的东罗马公主,据称是塔拉西斯与第一任妻子阿卡迪亚的女儿,嫁给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伊比利亚国王圣瓦赫坦一世·戈尔加萨利,并育有子女。
据一些学者称,在公元5世纪60年代中期,东罗马皇帝利奥一世想要平衡日耳曼军队的兵力,其首领是阿兰人军事统帅阿斯帕。他认为塔拉西斯和他的伊苏里亚人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于是将他和许多伊苏里亚人召至君士坦丁堡。然而,这种解释一直存在争议。[9]到公元5世纪60年代中期,阿卡迪亚和芝诺已经在君士坦丁堡生活了一段时间[4],拉利斯和朗基努斯也住在那里,后者娶了一位名叫瓦莱里亚的女子,她可能是一位贵族出身。[9]
根据古代文献,塔拉西斯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464年,当时他得到了阿斯帕之子阿达布写的几封信,这些信证明这位军事统帅的儿子曾煽动萨珊波斯帝国君主入侵帝国领土,并承诺支持入侵。塔拉西斯将这些信交给了利奥一世,皇帝得以罢免当时担任东方军事统帅和贵族的阿达布,从而削弱了阿斯帕的影响力和野心。利奥向修直者丹尼尔赞扬了塔拉西斯的忠诚[10]。为了奖励他,塔拉西斯被任命为护国军保民官,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和威望的职位。[4]这项任命可能意味着塔拉西斯曾担任保民官,要么在利奥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宫廷中任职,要么在阿达布位于安提阿的幕僚中任职。[9]
465年,利奥一世和阿斯帕就次年的执政官任命发生争吵;正是在这次争吵中,塔拉西斯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因为他成为了皇帝的朋友和盟友。[11]
Remove ads
皇帝的女婿

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被帝国统治集团和君士坦丁堡民众接受,塔拉西斯采用了希腊名字芝诺(Zeno),并终生使用。466年中后期,芝诺迎娶了利奥一世和维里娜的长女阿里阿德涅;没有记载他与阿卡迪亚离婚,后者显然在此之前就去世了。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芝诺成为皇位继承人的父亲,因为利奥一世的独子在婴儿时期就夭折了;为了强调他对皇位的继承权,这个男孩被命名为利奥。[12]然而,芝诺并没有亲临儿子的出生,因为他在467年参加了一场针对哥特人的军事行动。[9][13]

身为护国军的一员,芝诺并没有参加468年由利奥皇帝的妹夫巴西利斯库斯率领的针对汪达尔人的灾难性远征。隔年,他担任执政官期间,被任命为色雷斯军事统帅,率领军队远征色雷斯。史料并未明确记载他在那里与何敌交战,史学家推测可能是哥特人、匈人,或是阿纳加斯特斯的叛军。无论如何,在出发前,利奥和芝诺都询问了修直者丹尼尔对战役的看法,丹尼尔回答说,芝诺将成为阴谋的目标,但会毫发无损地逃脱。事实上,利奥一世派了一些亲兵跟随芝诺保护他,但他们被阿斯帕贿赂,反而去抓他。芝诺得知了他们的意图,逃往塞尔迪卡。由于这件事,利奥对阿斯帕的猜忌更加深重。[14]
袭击之后,芝诺没有返回君士坦丁堡,因为阿斯帕和阿达布仍然在那里,掌权相当可观。相反,他迁往“长城”(色雷斯切尔松的城墙,或更不可能是阿纳斯塔西亚城墙),然后前往皮莱,再从那里前往迦克墩。在等待返回首都的机会期间,他被任命为东方军事统帅。他带着修士彼得·富勒,途经伊苏里亚,前往他的教区安提阿,在那里平息了印达库斯的叛乱。芝诺在安提阿哥待了两年。[15]
当芝诺与家人住在安提阿时,他同情彼得·富勒的基督一性论观点,并支持他对抗他的对手迦克墩基督教主教马蒂里乌斯。附近修道院的修士们前往安提阿古支持彼得,芝诺起初允许他们进城,但后来却未能有效镇压他们的暴力行为。马蒂里乌斯前往君士坦丁堡向利奥求助,但返回安提阿后,他得知彼得已被选为主教,于是辞职(470年)。利奥对此作出回应,下令流放彼得,并向芝诺颁布法令,禁止僧侣离开修道院或煽动叛乱(471年6月1日)。[16]470/471年,芝诺也必须应付袭击东罗马亚美尼亚的赞尼人的入侵。[17]
因为芝诺远离君士坦丁堡,阿斯帕任命其子帕特里修斯为凯撒,并与利奥一世的小女儿莱昂蒂亚结婚(470年),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影响力。关于此事的资料来源相互矛盾,但明确指出,471年利奥一世背信弃义地杀害了阿斯帕和阿达布父子。这显然得到了芝诺和巴西利斯库斯的批准,因为在谋杀前夕,这两位将军已经靠近君士坦丁堡(芝诺当时在迦克墩)。此后,芝诺返回君士坦丁堡,并被任命为常驻军事统帅。[18]
皇帝

473年10月,利奥一世任命他的孙子利奥二世(芝诺和阿里阿德涅的儿子)为凯撒。474年1月18日,利奥一世去世;如果利奥二世没有被他的祖父拥立为共治皇帝,他就会在那一天成为奥古斯都。由于利奥二世当时只有7岁,阿里阿德涅和她的母后维里娜说服他加冕其父芝诺为共治皇帝,利奥二世于474年1月29日如愿以偿。[19][20][21]利奥二世病逝后,芝诺成为唯一的皇帝。
芝诺必须与汪达尔王国国王盖萨里克和解,后者当时正在袭击帝国的沿海城市,威胁到重要的海上商业航线。芝诺派遣一位高级将领塞维鲁作为大使前往根塞里克,塞维鲁成功地在汪达尔人和帝国之间达成了“永久”和平,这使得帝国得以支付赎金,以换取汪达尔人手中的战俘,并结束了汪达尔人对其领土内尼西亚基督徒的迫害。[22]
尽管取得了这一成功,芝诺仍然因其蛮族血统而不受民众和元老院的欢迎;他的皇位继承权仅限于他与阿里阿德涅的婚姻以及他与皇太后维里娜的关系。因此,他选择从伊苏里亚籍的军队中寻求支持,尤其是伊苏里亚将军伊卢斯和特罗孔德斯,两人都是兄弟。然而,维里娜决定在她兄弟巴西利斯库斯的帮助下,推翻她的女婿芝诺,并让她的情人、前总督帕特里修斯取而代之。密谋者在首都煽动反对伊苏里亚皇帝的暴动;巴西利斯库斯还成功说服伊卢斯、特罗孔德斯和东哥特将军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加入。[22]

475年1月9日[23],芝诺被迫携妻带母、一些伊苏里亚人以及帝国的宝藏逃离君士坦丁堡,前往伊苏里亚。伊卢斯和特罗孔德斯奉命追捕他,芝诺被迫将自己关在一座堡垒中,伊卢斯在那里围攻了他,并俘虏了芝诺的兄弟朗基努斯,将其扣为人质。[22]
Remove ads
然而,密谋者们很快就爆发了内讧。巴西利斯库斯篡夺了皇位,处死了太后维里娜的情人兼皇位候选人帕特里修斯。他也放任暴民屠杀君士坦丁堡所有剩余的伊苏里亚人,此事损害了伊苏里亚将军伊卢斯和特罗孔德斯的关系。巴西利斯库斯任命其侄子阿玛图斯为军事长官,从而疏远了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由于芝诺没有留下任何钱财,巴西利斯库斯被迫征收重税。最后,他因支持基督一性论者而疏远了教会。君士坦丁堡民众也将一场烧毁城市多处的大火归咎于他。在元老院的秘密支持以及芝诺的贿赂下,伊卢斯同意倒戈,与芝诺的军队联合,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巴西利斯库斯试图恢复民众支持,并派遣另一支军队由侄子阿玛图斯指挥攻打芝诺。芝诺也成功贿赂了阿玛图斯,承诺终身确认其常驻军事统帅的地位,并将其子(也被称为巴西利斯库斯)晋升为凯撒;而阿玛图斯的军队未能拦截芝诺进军君士坦丁堡的部队。[22]
476年8月,芝诺围攻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向伊苏里亚人敞开城门,让被废黜的皇帝重登皇位。巴西利斯库斯带着家人逃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洗礼堂。[24][25]被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卡西乌斯背叛后,他从芝诺那里得到了不灭门的郑重承诺,于是投降了。但芝诺背弃承诺,将巴西利斯库斯和他的家人送往卡帕多西亚的一座堡垒,将他们囚禁在一个干涸的蓄水池中,让他们暴露在空气中而死。[24][26][27]
复辟后,芝诺兑现了他的承诺,允许阿玛图斯保留其常驻军事统帅的头衔(甚至可能将他提升为“贵族”),并任命其子巴西利斯库斯为尼西亚的凯撒。[28]
然而,477年芝诺改变了主意,这可能是受伊卢斯的唆使,伊卢斯认为阿玛图斯的倒台将使他获益。阿玛图斯被处决,财产被没收,他的儿子巴西利斯库斯被剥夺权力,并被任命为祭司。[29][30][31]
Remove ads

西罗马皇帝奥利布里乌斯于472年秋天去世。西罗马军事统帅贡多巴德随后在首都拉文纳拥立禁卫军司令格利凯里乌斯为西罗马皇帝。利奥一世拒绝支持格利塞里乌斯,并于473年拥立其侄子朱利乌斯·尼波斯为西罗马帝国的共治皇帝。由于预料到会遭到抵抗,尼波斯因冬季恶劣的天气而被迫推迟航行至次年;因此,利奥的继任者芝诺负责支持尤利乌斯·尼波斯在拉文纳的就职。尼波斯抵达意大利,迅速废黜了未作抵抗的格利塞里乌斯,并于474年6月被罗马元老院拥立为皇帝。尼波斯与芝诺关系良好,他甚至以芝诺、利奥二世和他自己的名义铸造了硬币。[32]

475年8月,巴西利斯库斯在位期间,芝诺在伊苏里亚被伊卢斯的军队阻击,西部总督欧瑞斯特发动叛乱,迫使尼波斯逃离意大利前往达尔马提亚;欧瑞斯特拥立其子罗慕路斯·奥古斯都为皇帝,但未能获得意大利以外西罗马帝国残余势力的效忠。[32]一年后,当芝诺进入君士坦丁堡结束巴西利斯库斯的短暂篡位时,罗慕路斯和欧瑞斯特被日耳曼人军官奥多亚塞推翻。在奥多亚塞的支持下,罗马元老院派遣使者将帝国徽章呈献给复辟的芝诺。他们要求芝诺解除帝国的分裂状态,以唯一的皇帝身份统治;并任命奥多亚塞为意大利的官方帝国总督。同时,芝诺接待了尼波斯派来的另一个使者,使者请求芝诺提供恢复对意大利半岛控制所需的金钱和军队。芝诺回答说,罗马元老院应该欢迎他们合法的皇帝尼波斯的回归,而奥多亚塞应该从尼波斯那里正式获得贵族头衔,尽管他承认自己也会授予爵位。[33] 奥多亚塞得到了芝诺承认并继续控制意大利半岛,而尼波斯保留了他的爵位和帝国西部其他领地,但没有军队。
或许是出于对芝诺的尊重,奥多亚塞承认尼波斯在意大利的法定统治权,直至其去世,并以他的名义统治甚至铸造硬币,但他从未允许尼波斯回归。480年尼波斯遇刺后,奥多亚塞入侵达尔马提亚,追捕并惩罚刺客(同时也想占领达尔马提亚)。芝诺使奥多亚塞在达尔马提亚的权威合法化;奥多亚塞承认芝诺为再次统一的帝国的唯一皇帝,但他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国王的头衔来称呼自己。[34]
Remove ads
墨乔里安是西罗马皇帝安特米乌斯(467年-472年在位)之子,也是皇帝墨乔里安(450年-457年在位)的外孙。他娶了阿里阿德涅的妹妹莱昂蒂亚,因此是芝诺的妹夫;他曾分别于467年和472年两度担任执政官。
479年,墨乔里安试图推翻芝诺夺取皇位。在其兄弟普罗科比乌斯·安特米乌斯和罗慕路斯的帮助下,他在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广场南边的凯撒留府邸召集了由公民和外国人组成的军队,并从那里同时向皇宫和芝诺支持者伊卢斯的府邸进军。皇帝几乎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在白天击败了帝国军队,而公民们也从屋顶上袭击了帝国军队。然而,伊卢斯在夜间调遣驻扎在附近迦克墩的伊苏里亚部队进入君士坦丁堡,并收买墨乔里安的士兵,使芝诺得以逃走。隔天早上,墨乔里安意识到自己处境危急,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的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便躲进了圣使徒教堂,但最终与他的兄弟们一起被捕。[35]
芝诺将马尔西安和他的兄弟们送往卡帕多西亚的凯撒利亚。他们试图逃跑,但马尔西安被捕,被迫在塔尔苏斯(奇里乞亚)[36]成为一名出家人,或被囚禁在伊苏里亚的帕普里乌斯堡垒。他第二次试图逃跑,这次成功了,但在集结新部队攻打安塞拉后,他被伊卢斯的兄弟特罗昆德斯击败并俘虏。[35]
伊卢斯的权力地位和民众的支持使他功高盖主,芝诺曾试图除掉他。皇太后维里娜也密谋谋害他。维里娜的阴谋未能得逞,芝诺对她和伊卢斯都心怀嫉妒,便在伊卢斯的建议下将她放逐,囚禁在帕普里乌斯堡垒。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尚存疑问。伊萨乌里亚的坎蒂杜斯认为维里娜的放逐发生在墨乔里安叛乱之前,而西奥多·莱克特则认为维里娜参与了巴西利斯库斯的叛乱,这是导致维丽娜被放逐的原因。事实上,这位桀骟不驯的女人两次被放逐并非不可能:一次是在墨乔里安叛乱之前,因为她与巴西利斯库斯的关系;另一次是在墨乔里安叛乱之后,因为她密谋反抗伊卢斯。
她从狱中设法说服女儿阿里阿德涅皇后(芝诺之妻)试图获释,先是向芝诺求助,然后又向皇帝推荐的伊卢斯求助。伊卢斯拒绝了她的请求。因此阿里阿德涅像她母亲一样,试图暗杀伊卢斯。史学家约达尼斯将她的仇恨归咎于另一个原因:他说伊卢斯在芝诺心中植入了嫉妒和猜疑,导致芝诺试图结束她的生命,而她对这些事情的了解又激发了她的复仇之心。她雇用的刺客只伤了伊卢斯;刺客被俘,而似乎参与了此事的芝诺却无力阻止他被处决。
伊卢斯——与他的朋友帕普雷皮乌斯、莱昂提乌斯和他的兄弟特罗昆德斯——现在都退出了宫廷。他们先前往尼西亚,然后借口换换空气,在那里他被任命为军事统帅。他们横渡小亚细亚后于484年发起了叛乱,伊卢斯宣布莱昂提乌斯为皇帝。芝诺派军队与他们作战,但伊卢斯获胜,占领了帕普里乌斯,释放了维里娜,并诱使她在塔尔苏斯为莱昂提乌斯加冕。
485年,芝诺派遣一支新的军队去攻打叛军,据说这支军队由马其顿人和斯基泰人组成(蒂勒蒙特推测这些人是东哥特人,这并非毫无道理),由驼背约翰(或者更可能是斯基泰人约翰)和当时担任执政官的狄奥多里克率领。约翰在塞琉西亚附近击败了叛军,并将他们赶进帕普里乌斯堡垒,并将他们封锁。几个月后,特罗孔德斯去世;这座堡垒经过四年围攻才被攻占,这是由于特罗孔德斯妹夫的背叛,而后者是芝诺从君士坦丁堡派来攻城的。伊卢斯和莱昂提乌斯被斩首(488年),他们的首级随后被送往皇帝手中。[37]
Remove ads

自472年以来,两位东哥特人领袖-狄奥多里克·阿马尔(狄奥多里克大帝)和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的侵略一直是持续的威胁。尽管芝诺有时会设法挑拨他们之间的矛盾,但他们反过来却能从中获利。只有透过提供他们饷银和最高统帅权,他才能阻止他们攻打君士坦丁堡。
利奥二世死后,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反叛芝诺。他的支持在推翻芝诺、扶持巴西利斯库斯登上东罗马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狄奥多里克和巴西利斯库斯之间发生了争执,因此当芝诺于476年返回君士坦丁堡并击败巴西利斯库斯时,据说斯特拉博并未保卫这座城市。[38][39]
476/477年,芝诺与斯特拉博的对手狄奥多里克·阿马尔结盟,并命令他攻打斯特拉博。这位色雷斯哥特人的领袖派遣使者前往皇帝提议和平,并将责任归咎于默西亚的狄奥多里克。芝诺明白,这份提议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阴谋,于是说服元老院和军队将斯特拉博宣布为公敌。[31]
芝诺的计划是让两位狄奥多里克互相攻击。他派遣狄奥多里克·阿马尔攻打支持墨乔里安叛乱的斯特拉博,并承诺派遣一支庞大的军队增援(478年)。当狄奥多里克·阿玛尔翻山越岭抵达桑迪斯山时,他发现的并不是他所期待的罗马增援部队,而是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的军队,驻扎在一个戒备森严的营地里。两位狄奥多里克同意向皇帝提出联合请求,将东哥特人在默西亚的定居点向南扩展。[40]
芝诺试图透过贿赂阿玛尔来分化两位狄奥多里克,但阿玛尔拒绝了贿赂。帝国军队最初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芝诺没有继续利用自己的优势,而是允许阿马尔在色雷斯向西进发,沿途掠夺领土。由于阿马尔远在天边,斯特拉博接受了与芝诺的协议:斯特拉博将归还他的财富、13,000名士兵的军饷、两支宫廷部队的指挥权,并再次获得军事统帅的头衔。[40]然而,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的3万大军对芝诺来说仍然是一个威胁,他说服保加利亚人进攻色雷斯哥特人的基地。斯特拉博在480/481年击败保加利亚人,向君士坦丁堡进军,但他必须处理与自己军队的冲突,因此未能充分利用胜利,被迫返回希腊。在回程途中,他死于一场意外。[40]
狄奥多里克·斯特拉博于481年去世后,未来的狄奥多里克大帝成为整个东哥特民族的国王(东哥特王国),并继续在巴尔干半岛制造麻烦。芝诺与狄奥多里克结盟,并任命他为常驻军事统帅,甚至在484年担任执政官,这是第一次有非帝国公民的蛮族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芝诺派遣狄奥多里克与伊卢斯和篡位者莱昂提乌斯作战,并于484年至488年在帕普里乌斯围攻他们。然而,486年狄奥多里克再次叛乱,攻打君士坦丁堡,切断了该城的水源。芝诺促成了和平,并与狄奥多里克达成协议,东哥特人应该入侵意大利,与据称支持莱昂提乌斯的奥多亚塞作战,并在那里建立他的新王国(487年)。这几乎彻底消灭了日耳曼人在东方的存在。[41]
Remove ads
驾崩
芝诺在位17年2个月后,491年4月9日[42]死于痢疾[43]或癫痫[44]。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利奥二世死于474年,长子芝诺在宫廷中年少时去世。[6]阿里阿德涅选中了宫廷中受宠的官员阿纳斯塔修斯继承皇位。芝诺的弟弟朗基努斯随后叛乱,引发了伊苏里亚战争。
编年史家乔治·凯德雷诺斯(11世纪)和约翰·佐纳拉斯(12世纪)声称,阿里阿德涅在芝诺因酗酒或重病昏迷时将他锁在坟墓中。她命令路人无视于芝诺醒来后的求救;芝诺靠着吃掉手臂的肉存活了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死了。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到活埋者吞食自己的手臂或手的主题。[45]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假的,因为更早和同时代的消息来源都没有提及。[46]
双陆棋

芝诺是塔布拉(版图游戏)的玩家,这种游戏与现代西洋双陆棋几乎完全相同。[47] 480年,他有一次打出的骰子运气极差,差到他写了一首警句记录下来;半个世纪后,历史学家阿加提亚斯重现了这首警句,这使得该游戏在19世纪得以重建。芝诺是红色棋子,他有一叠七个跳棋、三叠两个跳棋和两个黑棋,这些跳棋单独站在一个点上,因此有被来袭的对手跳棋推出棋盘的危险。芝诺掷出了游戏中使用的三个骰子,得到了2、5和6。与西洋双陆棋一样,芝诺不能移动到被两个对手(黑色)棋子占据的位置。红黑棋子点数分布如此均匀,以至于按照游戏规则,要想用掉所有三个结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三叠两子棋子打成空子,这样就暴露了吃子的风险,芝诺也就输掉了这盘棋。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爆冷门故事。[47][48]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