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挪威—欧盟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挪威并非欧盟成员,但是由于地理区位十分相近,所以是由欧洲经济区成为合作关系,同时也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保持和其他非欧盟的欧洲国家之友好关系。
贸易
和挪威的贸易占据欧盟和挪威的主导地位,挪威是为欧盟的第四重要的贸易伙伴,在2008年挪威与欧盟的贸易总额高达918.5亿欧元,主要是能源供应(仅14.1%用于工业产出),欧盟对挪威的报告指出约435.8亿欧元,是用于工业产出的。[1]
欧洲经济区
欧洲经济区容许挪威加入欧洲单一市场,前提是挪威必须接受欧盟关于市场的大部分立法关系,事实上挪威签署过申根条约而成为申根区的一环,也享有联盟中部分参予的权利(甚至包含了投票权),同时可以参加联盟支配下的机构(例如前面所提的欧洲经济区),以及联盟之中的倡议权。[2] 这同时也包含了欧洲防卫机关、NBG(欧洲联合作战部队的一支,以瑞典、芬兰、爱沙尼亚和爱尔兰组成)、欧盟边境保安总署、欧洲刑警组织以及EMCDDA(欧盟的下辖组织专司毒品防制),挪威虽然已经具备多个欧盟下属组织的资格,但是已经表明不再追求成为欧盟的全权会员国。
历史
1963年挪威和英国申请欧洲经济共同体,而法国回绝英国的请求,入盟谈判的国家一共有挪威、丹麦、爱尔兰和英国而均遭受停止,而这种情况发生两次。[3]
挪威在1972年7月22日完成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过程,而先前所提及的几个国家比挪威还早就加入了,当时政府也决定把这些问题付诸公民投票,并于九月24、25投票。[4] 结果53.5%投票反对加入欧洲共同体,46.5%赞成加入。[3]
在特里格弗·布拉特利领导之下的挪威工党所组成的政府因此下台,尔后由拉尔斯·科瓦尔领导的联合政府所接替政权[5]。因应公投结果,挪威与欧共体签订贸易协定,这份贸易协定直到1994年一月1日挪威加入欧洲经济区前都充分的发挥效力。
挪威于1994年11月28日再次展开加入欧洲联盟的公投,投票结果:投票率高达88.6%,以52.2%反对、47.8%赞成,差距与上次公投相比微幅缩小,但仍维持相同结果。[6]目前并未再有相关提案计划。
挪威曾是西欧联盟的准成员国,直到该组织于2011年解散。
2009年,挪威决定加入多项欧洲联盟的相关计划(例如:申根条约、欧洲刑警组织、欧洲毒品防制中心、欧洲联合部队、欧洲共同防御政策欧盟作战部队等),并由于其与欧洲经济区协议相关连的总体金融贡献包含上述计划,且包含解决欧盟内部社会经济不平等的计划(EEA and Norway Grants),其参与程度已不亚于欧盟成员国。挪威于欧洲经济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之相关计划总预算,总共贡献了2.4%。[2][7]
入盟辩论
由于涉及问题层面太广,这种问题通常需要各个政党就解决各议题采取各式不同的方法,挪威中央党主张尽可能的参予但反对成为会员,挪威保守党和挪威工党赞成加入会员,他们赞成各个相关议题,很显然的挪威自由党在1972年主张把议题分开讨论但在1989年终归失败。
与欧盟的会员关系在挪威的政治圈中被传统的左右两派拉锯著,在工党1997年丧失政权后,主张入盟的政党就越来越少了,而每当有入盟的相关议题往往使政府更趋于分裂(尤其是工党和保守党),几乎没有政党可以在此议题占多大的便宜。
在此议题保持不同意的通常以农村和地方势力就为多数,尽管一般的状况下都市的实力能掌握政权。
一般来说能掌握政治力量和操控选举就能保有其立场,有的政党反对和欧盟建立关系,是因为反对保守党的政经政策只关注到全欧洲,基于此反对的论调而批判为乎是挪威的既有文化,而其他反对的政党则是主张捍卫挪威主权。
反对者有感于反对的中央党在1994年把自己政策限缩住,因此为了保持政党政治,多数政党对于此议题尽量避免这方面的议题。
Remove ads
一般而言支持入盟的政党多半是保持中立路线,从结果来观察,大多数的政府尽管避免谈论此议题,但是通常都在支持与否的入盟选举分出胜负,避免关于欧盟的新主张出现,反欧盟的政党通常会采取"自杀手段"(suicide paragraph),意味着如果有政党想对欧盟议题提出新主张,整个政府都会竭尽全力反对,这种手段的源自于当初右翼的谢尔·马格纳·邦德维克联合政府,以及左翼工党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联合政府的政党斗争,2009年两个赞成欧盟的政党(尤其是工党和保守党)逐渐得到多数支持。
在此摘录几个政党在此议题的态度:
Remove ads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